到底是祸国殃民?还是被后世抹黑?透过历史解析真实的贾似道

2020-10-10 20:31:02 作者: 到底是祸国殃

看过美剧《马可波罗》的人,恐怕都会对里面的贾似道感到惊讶,惊讶于这个“贾似道”怎么这么正直?完全没有“奸臣”的样子啊,其实我在看到这个剧时也是这感觉。

其实对于贾似道,历史上定论很多,祸国殃民、南宋灭亡的罪人等等,所以我在这里不打算为贾似道翻案,只是把一些真实的历史写出来,至于功过是非就交于他人评论吧。

很多人提起贾似道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学无术”,然而能混到宰相这个位置又能掌控朝政十几年,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用“不学无术”来形容?实际上贾似道是南宋正儿八经的进士,并且了解南宋科举制度的都会知道,要在南宋科举里作弊太难了,贾似道是有真材实料的,至少文学水平远超现在99%的大学生没有问题。

而让贾似道声名鹊起并平步青云的就是鄂州之战,1259年9月7日,忽必烈带军杀到了鄂州,一路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鄂州是南宋长江防线的重点,如果这里被突破,那忽必烈就可以跃马长江,直趋南宋腹地。

此时的鄂州被蒙古军队团团包围,谁也不知道能不能守住,而贾似道在得到驰援鄂州的命令后,率七百骑兵突入鄂州城内,全权指挥鄂州防御战。从这里可以看出,贾似道至少不怕死,毕竟蒙古军队强大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万一鄂州失守,贾似道也就交代在这里了。

自贾似道十月进入鄂州指挥,一直到十一月二十八忽必烈决定撤军,鄂州攻防战持续了将近两个月,宋军死伤达到一万三千余人,在鄂州最危险即将城破之时,贾似道在城内沿着城墙建造了木栅,当城墙出现缺口时,就可以快速的堵住缺口,避免蒙古军冲入城内。从这点来看,贾似道不但有一定的胆识,甚至还能临危不乱,如果换成普通人早就被吓坏了,更别说想出方法对付蒙古军攻城了。

可以说鄂州之战证明了贾似道的英勇,哪怕是贾似道的政敌文天祥也是认可贾似道在鄂州之战的表现,至于鄂州和议是否存在,目前历史上尚存疑,当然了,现在主流观点是贾似道不敢与忽必烈对阵,靠出卖国家利益才换的了忽必烈撤退,但我们可以明确的是:1.鄂州之战确实曾经爆发的战斗,且时间持续将近两个月,死伤宋军一万三千余人,这造不了假;2.鄂州和议是否存在,目前并没有文字证实,当然信与不信在自己;3.无论有无鄂州和议,贾似道确实在鄂州之战立了功,这也是事实,否则贾似道无法在此后十几年的时间里让众多的朝臣信服;4.当战争来临,贾似道确实没有逃避,至少他敢出战。

在鄂州之战后,宋理宗对贾似道可以说是言听计从,满朝文武也基本围绕在了贾似道这个核心了,而从此贾似道也走上了专权之路。

记得在看《射雕英雄传》时,有台词说贾似道是个大大的奸臣,祸国殃民,而贾似道在当政期间主要推行了两项政策,一个是“公田法”,另一个是“打算法”,这两项政策出台的原因也很简单,到了南宋末期土地兼并严重,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再不改革,南宋的财政就得破产。

第一、公田法:当时南宋的土地兼并现象非常严重,而大地主、大官僚通常会采取瞒报的方式减少缴纳的赋税,这样会造成赋税征收的压力转移到农民身上,并且现在南宋的情况是征收上来的钱远远不够,于是贾似道推出了这项政策。强制性规定了每户人家最高拥有的天地数量,多出来的由政府出资购买,然后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项政策很明显是利于底层劳动者的,也利于增加南宋的财政收入,但是却得罪了庞大的地主集团,受到了强大的阻力,而贾似道在其当政的十几年时间里一直坚持推行,并且贾似道还带头将自己的万亩良田给捐了出来。

第二、打算法:这条主要针对的是武将。吃空饷、喝兵血,这种事在南宋几乎是公开的秘密,除了岳飞外,没有任何一个将领能跑得了这问题,包括韩世忠、张浚等名将。而现在贾似道就是要追查军队贪腐问题,要让那些武将将贪墨的钱财全部吐出来,没钱那就得撤职投进监狱了。

这两项政策贯穿了贾似道主政的十几年时间,如果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看,这两项政策没有问题,甚至还是利国利民。然而在战争期间却是最大的问题,“公田法”将国内地主阶级得罪了个干净,而“打算法”将武将阶层也得罪完了,要知道南宋那个环境,真没有几个不吃空饷的武将,而现在要因为这就撤职抄家,那武将们不跑到忽必烈那才怪呢。

可以说过于激进的政策,在实施时又没有过多的考虑实际情况,结果造成了更大的破坏,贾似道也算得上祸国殃民了,但也得承认这不是他的本意。

另外很多人说襄阳之战时,贾似道故意粉饰太平,不派援兵,造成襄阳最终失守,是造成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