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吴国曾在交趾和西陵大破晋军,为何最后还是被灭掉?

2020-10-13 19:35:57 作者: 三国吴国曾在

孙权晚年的一系列作为给吴国灭亡埋下了伏笔,有4点能解释吴国是如何灭亡的。

1、吴国內部“同室操戈”,朝局不稳定。

2、孙权晚年昏聩,宠信奸臣,无端猜忌忠臣,整个吴国人人自危。

3、吴国没有进取之心,安于现状。

4、末代皇帝孙皓残暴无常,沉迷酒色,最后失去民心。

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呈鼎立之势,相互之间互相制约,就算是吴蜀联盟,但是也有吕蒙偷袭荆州的事情发生。在三国之中,蜀国最先被灭掉,而孙权领导下的吴国,是三国当中存活时间最长的国家。那吴国是怎么灭亡的?

孙权

公元279年,晋灭吴之战开始,晋朝分六路大军进攻。吴国早已外强中干,晋朝部队锐不可挡。公元280年,东吴的末代皇帝孙皓知道守不住了,因此反捆两手,抬着棺木到晋朝阵前投降,东吴正式灭亡,孙皓封为“归命侯”。“子弟不睦,臣不分部,将有袁氏之败,为天下笑!”

这句话是孙权借袁绍的失败来警告众人的,可是很悲剧,孙权想不到最后自己会走上袁绍的老路。孙权晚年在继承者的问题上犹豫不定,最终造成群党之争,导致朝局不稳。太子孙登英年早逝,此后孙权又将孙和立为太子,然后又废掉了他。接着赐死了四儿子孙霸,最后立了最小的儿子孙亮为太子。

孙权

可是孙亮10岁就继位,没法主持朝政,最终惨遭杀害。而孙休在继位后,备受权臣之苦,做了7年皇帝就去世了。

在这期间,朝臣、弟兄间刀戈相向,让东吴的內部动荡不堪,权臣也是明目张胆,搅乱朝纲。就这样一群只顾着窝里斗的人,哪还顾得上外面的形势。

按理说在早期孙权还是很有雄心壮志的,用周瑜在赤壁大败曹魏,用吕蒙偷袭荆州,用陆逊大败刘备,但是在此之后,孙权性格就变得,变得非常多疑,在国策上也是以防御为主。苏安全早期和刘备联合对抗曹操,后来又和曹魏联合对抗蜀国,所以孙权的愿望就是三足鼎立就好了,也不想去开疆扩土了。

晋灭吴

晚年时期的孙权,宠幸佞臣,对贤臣的劝谏不当一回事,甚至把他们四处放逐,而孙权在继承者的问题上犹豫不定,引起了斗争。他觉得进谏的人全是有一定的阴谋的,平日里信赖的陆逊最终也因为别人的谗言而死。

而东吴的末代皇帝孙皓,更是暴虐无比,整日浮华背后的生活使他迷失了自我,越来越暴怒无常,迷恋在酒色当中,最终丧失人心。他比之孙权晚期有过之而无不及,贪图享受,乱杀重臣,弄得民众、朝臣都十分不安。

孙权和陆逊

此外,孙皓非常的迷信,常凭借运历、望气、筮卜、谶语之类的原因来决定如迁都、用兵、皇后废立等重大事件,并一直坚信自己将统一天下。虽然他在数次北伐晋朝,曾在交趾和西陵大破晋军,但是终究是穷兵黩武,最后一败涂地。

因为充分准备,机会适当,前后仅用了4个月,便灭掉了吴国。此后,东吴的所有郡、州、县,宣布划入晋国版图。到此,吴国灭亡。

如今来看,孙吴的灭亡或许正合乎了历史的发展趋势,终究“天地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