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期,群雄争霸,战火延烧。一部《三国演义》就是一座江湖,它将真实的三国艺术地加工和再现,英雄辈出,激起浪花无边。那么,谁才是三国时期真正的高人呢?
刘备?他知人善用,手下诸葛亮、关羽、张飞,赫赫有名,光耀史册。刘备从一个小县城新野起家,纵横捭阖,几年时间就占据三分天下的蜀汉地盘,让对手喘不过气来,不能不说高。孙权?礼贤下士,稳稳地蟋踞江南富地,自得其乐,不能不说高。曹操?在刘备、孙权、曹操三大霸主当中,曹操是现代百度唯一称之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人,他以汉天子的名义,征战四方,很短的时间内就统一了北方,政权稳固,不可谓不高。君王之下,文臣武将诸葛亮、关羽、张飞、司马懿、张辽、夏侯渊、周瑜、吕蒙,等等,个个智勇超群,难道不是高人吗?
(司马徽)
但是,笔者认为,这些都不算高人,他们只是自主亦或是被动的棋子,而摆动这些棋子,或者说下棋的,却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人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他才是真正的高人,他下的是一盘三国的大棋。
在三国的台面上,是见不到司马徽的身影的。他常年隐居颖川(后客居襄阳)乡下,像是一位“弃世避俗“的“隐士”。但是,他大智若愚,学问高深,“谈经论道,灵智四溢;天下大事,难遁其胸”。这还不算,让他称得上是真正高人的,是他“坐井观天”式地能为未来的时局把脉,为三国布局。没有他,诸葛亮哪里能够学到真传,以一简《隆中对》,端出三分天下时代大餐?没有他,司马懿早就蠢蠢欲动了,岂能甘心臣服在曹操名下直到曹操去世……
诸葛亮与刘备(剧照)
我们来认识一下司马徽。首先,司马徽培养了一批卓越的学生。司马徽为人清高拔俗,学识广博,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为此,各方之士慕名投奔他。司马徽兼收并蓄,悉心培养,不出几年,学生一个个出类拔萃,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我们来看看他的学生,光诸葛亮、庞统和徐庶三人,就如雷贯耳。这三人,在三国的舞台上扮演着智勇双全之能士,叱咤风云,历史也有案可查,谁人不服?英雄不分出处,学生须问师门。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学生,你说司马徽是不是高人?!
曹操(剧照)
其次,他不需要向刘备指点什么,输送人才就是。刘备落难的时候,有人对他说:你身边光有关羽、张飞两员猛将是不够的,你需要一个大智慧的人辅佐你。刘备一想,那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了。他知道司马徽先生“不问政治”,但他可以前往请教。司马徽似乎早就料到刘备会上门,对他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卧龙、凤雏,就是诸葛亮和宠统,但他二人不在身边。刘备疑虑。司马徽为救急,便将徐庶推荐给了刘备。刘备一了解,原来徐庶是一个奇才,认其为军师。尽管如此,徐庶却自谦能力不足,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不解,徐庶说:吾师所言,你忘了吗?刘备感动。于是,“三顾茅庐”的千古佳话和《隆中对》的千古名篇顺时诞生。后来,司马徽又向刘备输送庞统。刘备得此三人,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只可惜,徐庶在刘备一次战败时,母亲被曹操劫持,受到胁迫,他爱母心切,主动向刘备请求出走,归顺曹操,后来病亡。而庞统为刘备出谋划策,冲锋陷阵,后折翼沙战,英年早逝。刘备真地是应了司马徽先生的那句话,得一人即可安天下。刘备得诸葛亮,三分天下之势形成,蜀汉政权建立。
最后,谁得司马徽,谁得天下。但这是一个伪命题。谁也得不到司马徽,司马徽也不属于任何人。因为司马徽就没打算出山,也没打算要为谁服务或者振臂高呼,另立山头。因为他虽然对政治感兴趣,却对政权索然无味,他无拘无束惯了,更不想被人利用和控制。归隐山林,做我的学问,超然物外,总比厮杀个血肉模糊人不人鬼不鬼的好。这就是高人。
早在刘备拜访司马徽时,也曾试着请求他出山,辅佐自己,但被司马徽一口拒绝。司马徽说:山野闲散之人,不堪重用。此乃谦虚矣。司马徽心里清楚,以刘备之才,有诸葛亮辅助足矣。刘备如此,曹操呢?曹操重视人才,对人才求贤若渴,世人皆知。司马徽一连向自己的对立面刘备输送三位重量级的人才,曹操既羡慕又嫉恨。幸亏司马徽没有为刘备所用。好在司马徽的侄儿司马懿正在为我曹操效力。这里需要点一下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了。司马懿是司马徽的侄儿,他为曹操伺职,真正担心的,就是自己这个叔叔出来辅佐曹操。有司马徽叔叔压在我的头上,还有我司马懿什么事?好在叔叔看淡政治,不愿涉足政权之纷争,他这才有稍许安慰,但他仍然提心吊胆着。而曹操认为,既然刘备上门都请不动这个司马徽,我何不强取?
孙权(剧照)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琮投降,隐居在刘琮地盘上的司马徽被曹操所得。曹操想重用他,但司马徽称病在家。他也确实有病在身,他知道曹操的为人,只想以此应付和拖延。
不久,司马徽真地病死了。一代大智之人,与世长辞。他称得上是,“不玩政治的政治家、不谋其位的战略家”。笔者以为,三国时期真正的高人,司马徽矣。@头条历史 @头条读书会 @今日头条文化频道 @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