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仇池笔记》中记了两件治病的奇事:治病的人与病人相对而坐,病人的病就好了。
他的次子苏迨从小体弱多病。有一次,一个叫李若之的人为苏迨治病。这人治病的方法十分奇特,叫“布气”;只见他与苏迨相对而坐,不过一会儿,苏迨的病就好了。过后苏迨告诉他,与治病之人相对而坐时,感到肚里好像被初升的太阳照着,温暖舒服。
另一个治病的例子更神奇。晋代有个叫吕猗的人,他母亲患麻痹症,已瘫痪床上十多年。他请来一个叫韦虚的人为母亲治疗。韦虚只是在距他母亲几步远的地方坐下,安静闭目,过了一会儿,就对他说:“请扶老夫人坐起来。”吕猗以为韦虚不了解母亲病情,于是说:“母亲已得病卧床十年了,怎么能让她一下子就坐起来呢?”韦虚却好像胸有成竹,说:“没事的,只管试扶她起来。”果然在两人的搀扶下,他母亲站了起来,然后就能自己行走了。
在现代人看来,不用打针吃药就能治好病,简直是天方夜谭。不过苏轼所记的这两个治病之人都不是一般人,而是修道之人。修道之人能行奇异之事,大多国人早见怪不怪。我的疑惑是:苏轼是在编故事,还是在记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