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术到底如何?这三位皇帝能排前三,一个比一个玩的精

2020-10-15 21:36:01 作者: 帝王之术到底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这其中有秦、汉、宋、元、明等一些王朝。这几千年来,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地位,利用谋术制衡臣子以及维护自身的皇权。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有哪些皇帝对“帝王之术”运用的较为“出色”呢?

1.“状元”——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小字重八。元朝末年,朝堂败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农民起义。最终草根出生的朱元璋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登基之后的朱元璋不但没有奖赏自己的功臣,反而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滥杀功臣。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丞相胡惟庸,屠灭三族,共诛戮了一万五千多人。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功臣太师李善长等人也以与胡惟庸“交通谋反”被赐死,家属七十余人全部被杀。著名儒臣宋濂只因受孙子连累,全家被贬到四川,他也病死于途中。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将蓝玉处死,尔后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

胡惟庸和蓝玉的事件并没有让朱元璋就此停手,之后又经过多次党狱明朝的建国功臣几乎被屠戮殆尽,也导致了后来靖难之变无人可用。

史学家赵翼就评论过朱元璋: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 之人而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盖雄猜好杀,本其天性。”从此话就可以体现出朱元璋的残忍无情,滥杀无辜。

2.“榜眼”——汉高祖刘邦

刘邦出身农家,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朝时期,是沛县的泗水亭长,游手好闲,爱吹牛,就这么一个“痞子”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那刘邦坐上皇位靠的是什么?

善于用人是根本所在。萧何负责巩固后方,支援粮草;韩信负责统兵打仗;张良负责谋划计策;刘邦正是拥有这三个人才得到天下,那这三人也算是刘邦的开国功臣,那结局又如何?

萧何知道韩信领兵打仗的才能,向刘邦举荐韩信,并被重用为大将。韩信更是不辱使命,率兵横扫沙场,多次重创敌军,最终打下齐国。但是韩信却犯了大忌,自恃功高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最后只因韩信战功显赫依从了韩信的要求。

韩信居功自傲,让刘邦对韩信耿耿于怀。刘邦登上皇位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把韩信封为楚王,这对韩信来说非常不利。后来有人举报韩信造反,但是证据不足,刘邦只能将韩信暂时贬为淮阴侯。

韩信死因其一:汉高帝十年(前197年),韩信鼓动陈烯造反,有带匈奴骑兵一起对抗汉朝,最后在两军交战中被斩杀。

韩信死因其二:被吕后设计骗入长乐宫,在钟室之中将其杀死。

不管死因到底是哪种,韩信最后都无法善终,而萧何最后也被刘邦设计剥去宰相权利。当年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不是死就是被贬,可谓应了一句成语“兔死狗烹”。

3.“探花”——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也是对功劳显赫的大臣心存担忧,一直在想方设法收回他们手中的权利。

“杯酒释兵权”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赵匡胤与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诸高级将领饮酒,酒至半酣,赵匡胤就对军将们说:“如果没有诸位,我也当不了皇帝。当了皇帝之后,我终日没有好好睡过。”此话一出,在场的大臣们就有一些摸不着头脑了,赵匡胤又说:“有朝一日,有人以黄袍披在你身上,拥戴你当皇帝。纵使你不想造反,还由得着你们吗?”

这下把在场的人都吓的急忙跪下磕头,希望赵匡胤指示一条生路。赵匡胤就趁机表达了自己让他们放弃兵权的想法,跟众人说:“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你们不如积累家业,为子孙后代多做一些事,日夜悠闲,尽享天伦之乐。”第二天,大臣们就称身体不适辞去职务,赵匡胤一一敕准,并给丰厚的赏赐。比起前面两位皇帝,赵匡胤确实人性了一些。

各朝各代,但凡在皇位的人,都会绞尽脑汁,想方设法稳住自己的皇位,为自己的皇室后代扫清障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及时遏制,先下手为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