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服章里的“大明风华”,明代成衣实物的一次罕见展示

2020-10-16 08:12:14 作者: 衣冠服章里的

香色麻飞鱼贴里

在明代,吉服还未被纳入冠服制度中,但在各类典章政书、文学作品中却被屡屡提及,多用于时令节日、寿诞、筵宴、婚礼等吉庆场合。吉服式样繁多,有圆领、直身、道袍、曳撒、贴里、袄裙等;用色明朗,多用大红等喜庆色彩;纹饰繁缛,常采用吉祥图案或应景题材,文化意蕴深厚;工艺精湛,大量运用妆花、织金、刺绣等技艺,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华锦庆嘉时”单元中,可以看到云肩、袖襕、膝襕是明代最常见的装饰手法之一。前胸、后背及两肩处装饰柿蒂形“云肩”,左右肩部至袖端装饰“袖襕”,前后襟下摆处装饰“膝襕”。云肩、袖襕、膝襕内的装饰图案使用相同主题或元素,其纹饰多较尊贵,如饰蟒、斗牛、飞鱼、麒麟、凤、鸾、仙鹤等祥禽瑞兽图案。

香色罗锈过肩蟒女长衫

茶色织金蟒妆花道袍

大红色四色朝麒麟纹妆花“香霭入长裾”单元中,在各种礼仪场合之外,是款式极为丰富的日常起居服饰,这类服饰淡化身份等差,追求流行风尚。明前期较为简洁,中后期经济繁荣促使人们审美观念趋向多元,服饰款式日趋繁多。男装款式主要有道袍、直身、贴里、曳撒、褡护、襕衫等,女装款式则以衫、袄、裙、比甲等为主。

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

蓝色暗花纱袍

黑绿色暗花纱单裙其中展出的绿色素纱女袍为命妇常服。圆领、大襟右衽、宽袖,左右两侧开衩,下摆前短后长,后片底摆边角向外对折再向后折返钉缝于衣身上。此袍前胸后背留有缀方补痕迹。

明代绿色素纱女袍

展览的第四部分“知来处,明去处”是本次展览的一个特色。配合整个展览理念与布局,我们与著名服装设计师楚艳合作,仿制了本展中的三件明代服装作为展品,同时,结合楚艳十几年间在中国色、创新面料、工艺等服饰美学方面的设计作品,将传统的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制作出基于明代服饰的创新设计、符合当代审美的服装,将古代和现代,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在一起,进行一次跨越700年的服饰美学新连接。

山东博物馆负责人在接受山东媒体采访时介绍,明代服饰上承周汉,下取唐宋,突出特点是多样性和融合性。8年前,该馆曾举办过类似的孔府旧藏服饰特展,但受限于当时的文保技术,展览举办时间比较短。为了能把优秀的服饰文化再次传播给公众,他们申请了专项资金改造展览,本着保护文物的态度,在展区设置恒温、恒湿的条件,让这场文化盛宴得以顺利呈现。“希望观众能从明代服饰文物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服饰设计中,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展览开幕现场

展览现场据悉,山东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收藏的明代传世成衣实物,其体系之完整、色彩之鲜艳、款式之齐全、保存之完好、纹饰之精美,在国内甚至是世界博物馆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展览旨在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服饰文化,通过服饰文化载体,展现中华传统的博大精深,启迪大众回望历史、树立文化自信,立足当下,继承优秀基因,塑造“中国风度”,展示“中国气派”。

针对山东博物馆收藏的明代鲁王朱檀生前所穿的一件织金盘龙纹黄缎袍,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还将在10月18日的讲座中,详细分析团龙袍和辫线袍的基本款式、其妆金织花和蹙金刺绣的技法、团龙与柿蒂窠龙及相关纹样,并将其与明代孔府旧藏服饰进行比较。

此次展览将延续到11月29日。

(本文据山东博物馆公开资料及大众网等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