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袭来︱对马岛之“魂”

2020-10-16 11:18:29 作者: 蒙古袭来︱对

最近有一款挺火的游戏,叫做Ghost of Tsushima,中文译作“对马岛之魂”,截止8月9日,该游戏的玩家数已经超过400万。游戏背景设定在1274年,也就是第一次“蒙古袭来”(弘安之役)之时,玩家扮演境井仁这么一位日本武士与蒙元帝国的军队作战。以“蒙古袭来”为背景题材的游戏可以说十分罕见,能够火到中国的恐怕仅此一部。但与游戏中对马岛武士的英勇奋战相比,真实历史上的对马岛一役并没有这么精彩。实际上,对马岛这个日本九州岛与朝鲜半岛之间的岛屿一直以来都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如果提到对马岛的“魂”的话,恐怕真实历史所呈现的对马人的形象与游戏的描述截然不同,却有趣得多。

蒙古袭来之际的对马岛之役并不惊心动魄,1274年十月五日,蒙元、高丽联军的船队出现在了对马岛西海岸。很快,蒙元军击破对马守军,并攻下壹岐,转入博多湾的登陆作战。据说对马守护所的守将宗助国(守护少贰氏的代官)以下80余骑在小茂田滨战死,宗助国部下数人逃到博多。1281年五月,蒙元、高丽联军再度成功侵入对马、壹岐,而后向博多湾进发。可以说,蒙元、高丽联军在对马岛并未受到多少阻碍,对马岛的微弱武装在蒙元帝国的强大武力面前几无还手之力。

宗助国像事实上,蒙元帝国与对马岛的接触可以追溯到开战之前。早在至元二年(1265),忽必烈就派遣黑的为国信使出使日本,结果黑的才到朝鲜半岛南边的巨济岛,就“遥望对马岛,大洋万里,风涛蹴天”,不敢渡海,无功而返。1268年忽必烈又令高丽派遣使节潘阜出使日本。1269年忽必烈再度以黑的为使,但黑的才到对马岛,就被日本人拒绝入境,并与对马人发生武装冲突,最终黑的抓回对马岛民塔二郎、弥二郎,把二人送到大都觐见忽必烈。当年,忽必烈又令高丽将两位对马岛民送还,并借此机会向日本传递元朝中书省牒。显而易见,由于对马岛与朝鲜半岛距离很近,甚至可以隔海相望,因而对马岛顺理成章地充当了蒙元帝国、高丽与日本交涉的外交舞台,也成为了两次蒙古袭来的前线。

从地图上来看,对马岛与韩国釜山的距离,比起与日本福冈的距离要近得多。对马岛孤悬在日本本州岛和九州岛之外,位于与朝鲜海峡与对马海峡的交界之处,是日本列岛的边陲之地。譬如妙本寺本《曾我物语》第五卷就将对马岛、壹岐岛视作日本西部边缘,在日本前近代的认识当中,对马岛常常被当作日本的边缘。

处在边缘地带的对马岛,自然环境并不优越。根据1471年朝鲜官员申叔舟所著《海东诸国纪》的描述,对马岛“郡八,人户皆沿海浦而居。凡八十二浦,南北三日程,东西或一日,或半日程。四面皆石山,土瘠民贫,以煮盐、捕鱼、贩卖为生”。这个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落后、粮食匮乏的岛屿只有699平方公里大小,相当于崇明岛的一半,由丰崎、豆豆、伊乃、卦老、要罗、美女、双古、尼老八个郡组成,内有时古里浦、皮多加里地浦等82浦,共8460余户靠海为生。

《海东诸国纪》这个贫瘠的边缘海岛逐渐频繁地见诸史料,成为历史学界关注的焦点,要等到蒙古袭来以后数十年,作为跨越国境的“海民”登上历史舞台以后。由于距离上的便利,对马岛民跨越朝鲜海峡到对岸并不困难。从14世纪末到15世纪,对马岛民经营“兴利倭船”,作为“兴利倭人”跨海到朝鲜半岛南部沿岸贸易。一些对马岛民在朝鲜南部庆尚道的三浦(荠浦、富山浦、盐浦)定居下来,成为“恒居倭”。庆尚道的三浦,原本只是留宿倭人的港口,渐渐地以对马人为主的倭人在此长期居住,形成了倭人的聚居地。村井章介通过对朝鲜史料的分析指出,在日本与朝鲜之间海域活动,且被朝鲜一侧记录为“倭人”的,主要是对马、壹岐、五岛等国境上各岛屿的居民。“倭人”虽有时也指日本列岛全部的居民,但更多时候只指代九州人,或者只指对马人。《朝鲜王朝实录》中,朝鲜世祖说:

我国西北连野人(女真人),东南近倭人,若日本国则相去窎远,至如对马、一岐(壹岐)、霸加台(博多)等三岛倭人,屡生边衅,我国不得已随所讨索,给与米布,烦费不小。

显然,在朝鲜国王眼中,对马、壹岐、博多是与日本不同的地域。在朝鲜人眼中,屡次到朝鲜沿岸寻衅滋事的是对马岛民等“倭人”而非“日本国”人。“日本倭”与“对马倭”常被区别开来。并且,“倭人”一词通常与民族属性无关,只要是对马方面来的(包括居住或被掳掠到对马的有朝鲜血统的人,譬如朝鲜史料中出现的父母都是朝鲜人的左卫门九郎)都是倭人。在当时的朝鲜人或日本人看来,对马岛民是与本土人并不完全相同的存在,村井章介将这些生活在国家边缘的人群称作“境界人(边缘人,顺便说,游戏对马岛之魂中的境井仁就是在暗示境界人)”。

与“边缘人”对马岛民类似的是朝鲜的济州岛人,这个如今的旅游胜地,在高丽时代曾被蒙元直辖。《朝鲜王朝实录》称济州岛人“依岸为庐,衣服混于倭人,言语非倭非汉……近处居民皆以为掠我国人者疑是此徒”。济州岛民的服装与倭人类似,语言也与朝鲜本土不同,当时的济州岛与对马岛同为倭人活动的主要场所,被朝鲜视作夷狄之地。此外,朝鲜本土的庆尚道金海的海民们也同对马岛人、济州岛人相似,不以农业为生,以船为家,横行海上,被视为“岛夷”,后来一度被朝鲜国家组织为海军。

对马岛对马岛民并不都是老实本分的海商,事实上对马岛还是著名的“倭寇巢穴”。早在1226年,对马、壹岐一带的地方势力松浦党就曾劫掠高丽沿海,当时日本大宰府统治者少贰氏在高丽使节面前斩首“恶徒九十人”,以示与高丽修好。14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随着蒙元帝国治下东亚海域秩序的瓦解,以对马岛民为中心的倭寇,与东亚海域各国的难民、移民、海盗等势力相结合,活动范围大为扩展。《高丽史·郑地传》中就记载:“倭非举国为盗,其叛民据对马、壹岐诸岛,近我东鄙,入寇无时。”当时,倭寇以对马、壹岐、济州岛等为据点,袭击朝鲜半岛南部、中国大陆沿海,掠夺稻米和人口。这些在14世纪横行海上的倭寇主要就是对马、壹岐、松浦地区的“边缘人”,也可能混有高丽人。甚至《元史》还记载1352年日本报告“高丽贼过海剽掠,身称岛居民”,村井章介认为,这些被称作“高丽贼”的岛居民实际上就是对马岛民。朝鲜称他们为倭寇,日本九州则称他们作高丽贼。同样的人群竟然同时被称作倭寇和高丽贼,这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想象的,然而这正反映了对马岛民这一“边缘人”群体的特性。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