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君主制王朝中,鲜卑化的汉人建立的北齐是一个特别存在感的朝代,这个拢共存在28年的王朝,就有五六个皇帝,这几个皇帝一个比一个能折腾,经过二十多年连续不断的折腾,最终被在关中崛起的鲜卑宇文氏攻灭。
从尔朱荣的河阴之乱开始,北魏的皇室基本上就失去了天下,后来高欢取代尔朱荣,成为大丞相,当时的皇帝孝武帝对处处受制于高欢非常不甘,有了热血青年曹髦的前车之鉴,这位不甘做图章的皇帝带了几个亲信一骑绝尘,跑到关中。
孝武帝元修的这一跑,实际上相当于宣告了北魏的灭亡。无可奈何的高欢拥立孝静帝。跑到关中的孝武帝仍然还是皇帝。
当时的关中是鲜卑人宇文泰的势力范围,本来想着都是一家人的孝武帝一到关中,就发现好像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宇文泰的权欲比高欢更加大,处处限制他,稍微表现一点不满,结果被宇文泰弑杀,改立元宝炬,自此东西魏并立,为北周、北齐的篡位留下契机。
东魏、西魏为了争夺正统,从535年一直打到577年北齐灭亡,长达42年的灭国之战中,东魏、北齐从一开始实力碾压到后来被北周压着打,与北齐的几位皇帝是分不开的。
北齐的皇帝是全部耗子扛枪,窝里横,争权夺利都是好手,而且兴趣非常浓厚,总能变着花样的打压一波宗师,斗来斗去,家底非常不错的北齐成了当时北周、陈朝、北齐三个中最差的一个,但是即使这样,北齐的皇帝没有放弃这种简单的爱好。
这一些宗室中,出现了一个和其他高氏子孙不一样的人:兰陵王高长恭,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因为长得太俊美,作战时候不得不戴上面具来。这位王爷不争权夺利,也不变着法的玩花样。他有一个特长,那就是打仗非常牛,和当年的神武帝高欢差不多。
本来以为,高氏家族中出了一个正常人,不仅长得好看,作战勇猛,而且忠心耿耿。564年冬天,北周派杨忠,也就是后来隋文帝他老爸围攻洛阳,才二十多岁的高长恭率领500多士兵冲入周军,一战摧毁了北周的包围圈,接着和城里的守军里应外合大败周军。
经历这一战,周军丢盔弃甲,狂奔三十里,立下不世之功的高长恭却因此引来了后主高纬的猜忌:
《北齐书》:芒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
皇帝家是没有亲情的,高长恭这一句家事亲切,不知不觉的犯了忌讳,本来他是后主高纬的堂弟,都是高欢的孙子,如果平常人家,这样说是没有问题,看到一个有能耐的兄弟拿自己当亲人,肯定乐的睡不着。
而皇家,有一个这样的兄弟,肯定也睡不着,何况高氏内斗一直非常内行,在高纬眼中,天下虽然是高家的,但是江山是朕一个人的,和你这个藩王没啥关系,你敢说这国事就是你的家事,这不明摆着有别的企图心嘛!
于是,三不五时的敲打高长恭一下,有了皇帝的特别关心,兰陵王感觉到来自家族的一丝丝凉意,心想,都是孙子,我为了保高家的江山,连命都豁出去了,你却拿我当外人,害怕遭到皇帝的毒手,处处小心谨慎。
从这时候起,唯一一个高氏正常人变得不正常了,不仅处处小心,每一天都过得战战兢兢,而且有病不敢治,希望以此来麻痹后主高纬,好让自己苟且偷生。
高纬也不傻,以来忌讳他的能力,而来这个弟弟假装有病在身,莫不是图谋不轨,于是动了杀心:
《北齐书》: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妃曰:“何不求见天颜?”长恭曰:“天颜何由可见。”遂饮药薨。赠太尉。
就这样,高纬自毁长城,高长恭死的这一年,是573年,离北齐被灭亡还剩四年。577年北周攻灭北齐,高家全家都被抓到长安。
兰陵王之死,虽然是高纬自毁长城,另一方面是高长恭处理办法不太好,在遭到皇帝猜忌之后不是积极的消磨猜忌,而是消极的躲避,作为皇室,有一些忌讳是不能犯的,如果他应对稍微好一点,或许悲剧可以避免,毕竟他的能力远比高纬强,兰陵王这样却引来更多的猜忌。
其实,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譬如,秦始皇要灭楚国的时候,大将王翦一下子带走了秦国60万军队,他为了消除秦始皇的猜忌,不是一味的表忠心,而是不停的丑化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只知道田地美女的匹夫,成功的消除了秦始皇的疑虑。
《史记》:“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如果高长恭有王翦这个应变能力,他和北齐的命运肯定会改变,歪史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