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批下3000万军费,曾国藩却拿8万送人?曾国藩:凑也得给

2020-10-17 16:24:28 作者: 朝廷批下30

清朝末年大厦将倾,或许康熙和乾隆不曾料到,若非一个汉臣挺身而出,他们的满清帝国将提前半个世纪灭亡,而这个汉臣正是晚清名臣曾国藩。虽然曾国藩成就了清朝,但是清朝也为曾国藩提供了历史的舞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可谓是"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实际上,中华民族历来不乏拯救民族危亡的能人志士,如文天祥、袁崇焕和李鸿章等人,他们可都算是不同时代的英杰。可是到了后来,为何唯独曾国藩被人们誉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古中国最后之圣人呢?

其实当我们回顾历史,走近曾国藩,便会不难发现,他安身立命的人生准则不外乎一个"度"字。

1868年,此时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的反叛都已悉数进入尾声。按照正常情况,此时作为湘军和淮军统帅的曾国藩和李鸿章,本该因不用再为战事操劳而松口气,但他们却都颇为烦心,难道说敌军又有了死灰复燃的景象吗?其实不然,这次导致这两位当世英杰烦心的原因,正是来自清廷内部,原来当战争打完了,曾李二人应该向户部报销军费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不解,报销就报销吧,这有何难呢?其实,事情远非我们想象的简单。原来,按照当时大清的财务制度,报销大抵要经过这样一个程序:

先是,花钱部门对需报销事项进行统计,然后上报户部;

紧接着,户部再对此项目进行审计,避免有人故意夸大数额,进行贪污;

随后,如果户部发现有不符合的情况,便要打回申报部门重审,这便是"批驳";

然后,等一切项目都符合规定了,再由皇帝审批;

最后,等到皇帝签字以后,户部才给申报部门一个批文,至此公款才能到位。

然而,问题就出在了"批驳"之上。原来,当时的尚书、侍郎和郎中等达官显贵们认为税务等技能不过奇技淫巧,熟读四书五经的他们不屑于学习,于是便会将这些枯燥无味的审核项目"外包"给懂得审计的书吏。所以,书吏们完全可以凭借他们的专业技能,决定其他政府部门申报的款项是否合乎要求。

可是在古时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说书吏是给户部官员们干活的,也算半个官府中人,然而他们却不受待见,与之相应的境况是待遇也好不到哪里去,有时候甚至惨到连生活都是问题。

后来的书吏们眼见前辈混得如此凄惨,便下定决心绝不重蹈覆辙,于是他们开始利用自己的申报权力为自己创收,所以其他部门的官员们只能给他们送钱,毕竟就算他们知道自己合乎规矩,也不能去质疑整个户部以及先皇们所设计的机构程序。

久而久之,这种钱也有了专有名称,被官场中人称作"部费"。到了晚清时期,书吏们变本加厉,但在官场中人看来,这已是合乎习惯,司空见惯的景象。所以当时纵然如在前线立下汗马功劳的曾国藩等人,也不得不看户部这些小人物的脸色,需要托人找关系打点,以争取军费能够早日下来。

然而当时曾国藩申请的是一笔极大的费用,共计差不多三千多万两白银,按照当时的规矩,需要拿出四十万"部费"来进行打点。这对于为官"相对"清廉的曾国藩而言,无疑是一笔巨额资产,他无法拿出这么多钱。为此,他只能双管齐下,一方面向皇帝禀报,希望能够此次不经过户部报销,直接申报军费;另一方面,他托人通门路,和户部官吏们讨价还价,争取能便宜一点。

曾国藩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朝廷念在他立下汗马功劳的份上,允许此次不用经过户部申报。然而,就在皇帝同意前没多久,户部官吏们也给了曾国藩一个"极大的优惠",允许他这次只用给八万两的"部费"。

或许按照大多人的选择,既然已经得到了皇帝的批允,那我还给那八万两给户部干嘛?更何况曾国藩当时的家底加起来也没有八万两白银。然而令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曾国藩虽然直接走了皇帝的这条路,却还是东拼西凑,给了户部八万两"部费"。相信大家会为曾国藩感到愤慨,为何他在前线立下如此功绩,却还要给后面那些无能的官吏天文数字的白银?

可是这正是曾国藩之于常人的不同之处,也是他智慧非凡、眼光深远的体现。在曾国藩一生安生立命的准则中,有一条是"三不斗"。何谓"三不斗"呢?洞悉人性的曾国藩曾经说过:"世有三不斗:勿与君子斗名,勿与小人斗利,勿与天地斗巧。"

勿与君子斗名,"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在君子看来,名声是他们安生立命、生存世间的根基,就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文天祥誓死献身大宋等事迹,皆是君子捍卫名声的写照。

如果与君子斗名,我们又如何能结识更多的君子呢?曾国藩正是因为悟透此理,所以他能在晚清结识一批能人志士,围绕其身旁,为晚清时代的中国立下不世功勋。

勿与小人争利,小人目光短浅,心胸狭隘,为了利益能够不择手段,且世间君子甚少,小人居多。如果得罪了小人,他或许会表面与你交好,但是日后你必将因他而寸步难行。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