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64岁留下的遗孤,长大后也成清官,死前身上只剩46枚铜钱

2020-10-17 16:29:29 作者: 包拯64岁留

提起我国历史上的清官,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便是开封府的包公。因为他不畏权贵,明察秋毫,断案如神,所以老百姓都尊称他为“包青天”。也因为他铁面无私,所以很多人都说他死后去地府当了阎罗王。那清廉如水的包拯,教育出来的后人又如何呢?小编今天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下。

包拯

包拯一共娶过两房妻子,原配是李氏。李氏早亡后,包拯又续弦董氏。董氏为包拯生下了长子包繶。包繶因为父亲的关系,在很小的年纪就被宋仁宗赵祯赐封为太常寺太祝。在19岁时,包拯又为他娶淮阳崔氏为妻。可惜,包繶命不太好,在婚后第二年便病故了。他与崔氏的儿子包文辅,也在5岁时夭折。

包拯与长子

包拯痛失儿子和孙子,悲痛欲绝,一下老了好几岁。但他乃开明之人,并未要求儿媳崔氏为儿子守节,反而劝她改嫁,不要耽误了青春。崔氏主意坚定,一心要侍奉公婆到老,替他们养老送终。包拯60大寿时,文武百官、亲朋好友都来给他贺寿,他不禁感慨膝下无子,包家后继无人。

包拯

就在这时,儿媳崔氏突然跪下说:“其实您还有一个儿子!”包拯一下懵了,问:“我哪来的儿子?”于是崔氏就抱出了一个婴儿。原来这个婴儿乃是包拯的侍妾孙氏所生,当年孙氏因收受他人财物,被包拯赶回了娘家。但回娘家时,她腹中已怀上了包拯的孩子。崔氏在了解此事后,便暗中接济孙氏,并把这个孩子抱养在自己房内。

崔氏抚养包綖

包拯老来得子,大喜,遂给其子起名为“包綖”。由于包拯当时年纪已经不小,所以在包綖5岁时,他便病故了。宋仁宗到包家吊唁时,看到包綖只是个5岁的小娃娃,衣着普通,包家的家具摆设也十分朴素,忍不住开始落泪。为了照顾包拯后人,他赐给包家很多财物,还封包綖为太长寺太祝。也就是说,包綖5岁就当官了。

当护送包公的灵柩从开封回到合肥后,包綖也渐渐长大。长嫂崔氏为了培养包綖成才,特地为他请来教书先生,还给他起了学名“包绶”。包绶8岁时,恰逢朝廷3年一次的祭祀盛典,百官照例晋升一级,他也从太长寺太祝升为“大理评事”。而这个职位,是他父亲考中进士后才拥有的。

包綖墓

同其他官二代不同,包绶虽然也是靠父亲的蒙荫做官,但他却虚心好学、知书达理,同时严于律己、爱恨分明,很有乃父之风。在他成年后,长嫂崔氏先是为他娶了庐州知州张田的女儿张氏为妻,张氏不幸早亡后,崔氏又为他迎娶了当朝宰相文彦博的女儿文氏。因为文彦博与包拯曾是同僚,包绶又成了他的女婿,所以他便向继位的宋哲宗推荐,由包绶出任濠州团练判官。

剩下的铜钱

此次是包绶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做官,他在任期间奉公守法,办事认真,不贪图财利富贵,三年任满,离开濠州时,他留下了“廉洁勤政”的好名声。后来他又先后担任七品宣义郎、六品朝奉郎等职。宋徽宗四年十月,他在赴任潭州通判的路上病逝。死后,人们在他的衣袋里只找到46枚铜钱。因此有人猜测:他的死,是连病带饿而死的。而包家,也不愧是清流世家,令人心生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