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大兵压境,南明臣子:我要争权,明朝最后一根稻草揪了上来

2020-10-17 16:30:58 作者: 清军大兵压境

在明朝最为紧迫最为紧要的时候,大明王朝似乎走向了极端,而这个极端我们称之为死胡同。

崇祯当皇帝的时候,他仔细衡量了一下自己这边的士兵状态以及自己的那个所谓的对手状态。

在衡量了好一会儿之后,崇祯皇帝终于认清了现实,如果这个时候和任何一个敌人打都打不过与其打,不过我们倒不如采取一个极其巧妙的方法。

按照崇祯皇帝的预测,他第1个想法是想和满清那边签订协议,承认满清的地位,这个时候满清那边会派遣出对应数量的士兵来帮助自己平叛流民。

而按照崇祯皇帝的预测,他的第2个想法是和流民签订协议,只要和流民签订了协议之后,让这些流民帮助自己去击溃满清,然后承认他们的地位,给他们封个王什么的。

按理来说,这两个想法都非常不错,但是在具体执行这两个想法的时候,崇祯皇帝犯了难,准确的来说是崇祯皇帝手下的一些臣子们犯了难。

这些臣子们自认为大明帝国泱泱大国,怎么可以向其他的人讨教求饶的方法,怎么可以投降认输呢,我们宁可死掉也不愿意去做这么侮辱的事情。

而最终的结果是:崇祯真的因为这件事情死掉了,而当大明帝国换了一个新的主人之后,这些臣子们又恬不知耻地继续当官去了。

有人说过:面对这样的一个历史朝代,甭管谁执政都要玩完,哪怕是朱元璋执政,也需要再费上好长一段时间。

但实则不然,在大明帝国的最后一个时间阶段里面,明朝其实还是有翻盘的机会的,只不过这个翻盘的机会让明朝臣子给祸害没了。

一、南明帝国的第二次机会。

尽管崇祯皇帝没有同意搬迁,尽管崇祯皇帝最终死在了北京城,但是与此同时,南京城展现出来了第二个大明王朝。

如果南京城能够守护的妥当,如果南京城里面的一些事情做好防备的话,明帝国可能会演变出南北宋一样的格局,我们称之为南北明。

但真实情况可能让所有的人吃了一惊,所谓的南明小朝廷在坚持了没几天之后就已经失败了,而且失败得一败涂地。至此开始,大清帝国开始大刀阔斧地占领明帝国的土地,而大明帝国也终究是消失在了历史的车轮之中。

当南明朝廷搬到南京去的时候,眨眼之间建立起来了5个南明。

而这5个南明相互之间的斗争激烈程度不亚于任何一次政权夺势。

原本只有一个朝廷就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一下子出现了好多个,而且这些个所谓的小朝廷,他们的实力都不佳,根本没有办法对抗野蛮的满清。

不仅如此,更糟糕的是南明帝国涌现出来了三大案件,我们称之为南明三案。而南明三案在一定程度上如同催化剂一般,源源不断的让大明帝国燃烧着自己的命运。

三、历史启示录。

在之前读明朝历史的时候见过这样一本书,具体的书名记不清了,但是在那本书里提出一个非常罕见的观点,大明王朝的灭亡其实就是忙于党争。

关于这一点最开始的时候可能不太认同,但是如果熟读明朝历史就会发现这简直就是一句真理。

大明王朝最开始争权夺势,大明王朝最开始的权力争斗可能并没有演变得如此激烈,但是伴随着东林党以及浙党等诸多党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经左右了大明帝国的未来。

可是在这些左右国家未来的党派当中,甚至还出现了魏忠贤这样一个老怪物,至于魏忠贤的破坏能力,我在这里就不多讲了,熟悉的人自然熟悉,不懂的人可能需要讲很长一段时间。

魏忠贤这个老怪霍霍了大明王朝好长一段时间,最终被崇祯给干下去了。

按理来说,既然已经被崇祯干下去了,那么影响力就不大了,问题也就不大了,但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按照崇祯的预料去走,魏忠贤霍霍一段时间之后,整个大明王朝的竞争,反而变得更加激烈。

几乎在短时间之内,朝廷就已经不是皇帝的朝廷了,也不是黎明百姓的朝廷了,而是变成了不同等级不同党派人的朝廷。

这一些人为了竞争,甭管是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好,还是为了金钱也好,几乎无所不用其极,而更可怕的是他们这一部分人的传承,一直延续到了南明小朝廷。

本来南明小朝廷就无法对抗大清帝国,突如其来的在来一系列的案件,与此同时党派的争斗愈演愈烈,就更不要指望着南明小朝廷能够维系大明的根基了。

小伙伴们,你们对于南明党争有何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