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有一部电视剧很火,是陈建斌和蒋勤勤主演的《乔家大院》,看过之后我们对乔家大院的兴衰史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在山西,有另外一所大院和乔家大院并驾齐驱,在建筑规模方面,乔家大院只有他的1/10,被称作为“民间的故宫”,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境内的静升镇,距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王家大院由太原王氏的后裔静升王氏所建,始建于明代,鼎盛于清晚期,是典型的明清四合庭院式建筑群。所以有去平遥古城旅行的,顺道去下王家大院也是不错的规划。
一,静态王氏的发展概况
静升王家乃琅琊王氏的后裔。元朝时期,王实带领族群迁移至灵石静升镇,从事佃农作业,农忙之余,兼经营豆腐的买卖,经过了数年的经营和发展,购置了土地成了自耕农,同时生意也越做越好。
王家到第三代开始就迈入明朝。明朝前期,为防御蒙古族的反攻,沿长城一线由东向西屯兵八十余万,构成“九边”防卫体系,山西北部的大同、左云、偏关等地区,因地处要冲,更加配置重兵戍守。这样的历史条件促使晋商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王家显然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机遇,由农入商。王家从十世开始经商,资本越来越多,逐渐成为当地知名的富商,而且王家在做工商业的同时,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在家族兴办学堂,斥资修义学,修文庙等。据记载,家族从八世至十八世,共有生员129人,监生211人,且有举人、进士。
王家从十三世进入清朝。王家人在山东河南地区从事牲口生意,逐渐积累口碑,结识豪强,疏通关卡,打通了晋、蒙、冀、鲁贸易通道。康熙年间,朝廷平定三藩,王家给负责一部分军马粮草的供应,不仅得到了经济利益,而且使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王室凭借政府势力,逐渐成为本地大商贾,同两渡何家、蒜峪陈家、夏门梁家并称为灵石四大家族。
凭借出色的教育和良好的政治关系,从十三世至十五世期间,王氏子孙开始入朝为宦,最大的官为十八世孙王肯任,二品,曾任户部广西司郎中,候选知府加五级,诰授资政大夫。
王氏家族从鸦片战争以后,逐渐走向衰败,十八世以后,大院内再无人居住。
二,王家大院的建筑周期
从王如果说房子是评判现阶段中国人是否有钱的一个重要指标的话,这个理论同样适合于古代。王家自发迹以后,就一直在大兴土木,见了很多宅院、牌楼、祠堂,当然还有坟墓,除此之外,还建了很多义学,文庙等。
王家大院自明朝开始到清道光年间,大约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拥有 “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
三,王家大院的建筑特点
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 “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同时也凝结着自质朴简洁的乡土气息。
首先,在选址上,居高临下,负阴抱阳,也就是说坐北朝南,这样可以由充足的采光。
其次,凭借坡间由北而南的天然排水沟,可保证宅居地 不会有水灾之患,也不会受到干旱的困扰。
第三,依山面水,层次梯度修建,站在高处远望,气象宏大。
整个建筑设制,集官、商、民、儒四位于一体,既遵循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阴阳五行之说,又合乎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的伦理道德礼制。在局部建筑方面,汲取了南方园林建筑的设计风格,将造院技巧与造园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王家大院建筑艺术的又一大特色。
四,王家大院的艺术成就
王家大院的砖雕、木雕、石雕题材丰富、技法娴熟,在建筑装饰方面是清代“纤细繁密”的集大成者。不仅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的风格,同时将儒、道、佛思想与传统民俗文化凝为一体。王家大院内还有大量的楹联匾额,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五,王家大院的主要文物
当然说到文物,王家大院所以有建筑本身就是文物,除此之外,大量的匾额,以及名人墨宝都是珍品。王家大院还保存了大量的家具,不仅用料珍贵,做工考究,而且风格独特,是研究明清家具艺术的重要参考依据。王家大院还保存了圣旨,对于研究清代历史、文书制度、官制、书法、针织等方面的演变、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王家大院还积极贡献于现代影视文化,很多古装剧或者古装电影取景都是源自于王家大院,比如《吕梁英雄传》、《杀虎口》、《古镇大河》等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