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敕系衔”:虚化的优待策略,中书门下体制的衍生物

2020-10-20 09:22:08 作者: 北宋“大敕系

“中书令、侍中、同平章事为开府仪同三司,左、右仆射为特进,吏部尚书为金紫光禄大夫。”——《以阶易官寄禄新格》

可见,这种折中的政治制度的有效运行,得到了当时许多人的支持,不少朝中大臣愿意主动自觉的服从这种政治制度。

“大敕系衔”实为虚化的优待策略,与中书门下体制紧密挂钩,缓解官员之间比例过于悬殊的问题

上文已经说到,北宋时期的“大敕系衔”在本质上是属于一种虚化的优待政策,这种优待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安抚朝中大臣内心的不满与不平。在北宋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统治者需要能够信得过的贤臣来辅佐自己管理国家,稳定朝中秩序,巩固自己的刚刚建立的政权。

这个时候,如果由于官员之间的身份地位悬殊过大,或者是由于某些贤臣的利益得不到保护,统治者轻信于小人之恶语,而忽视真正的贤臣,必然会给国家的统治带去不小的麻烦。

这种优待政策的提出,一方面缓解了当时官员之间比例过于悬殊的问题,在另一方面,也可以笼络人心,让朝中大臣看到君主对于贤良之臣的重视,只有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与爱戴,这些贤臣才愿意主动为新建立的王朝发展献计。

久而久之,朝中大臣们耳濡目染,就逐渐少了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斗争,都愿意为北宋王朝的建立出谋划策。良好的政治气氛在朝堂中形成,各种治国方案纷至沓来,统治者自然而然便可治国有方。

自唐朝“安史之乱”以后,我国古代的经济一直处于一种低速发展的状态。北宋政权建立以来,统治者极力想恢复“盛唐”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在政治氛围如此和谐的情况下,北宋前期的经济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许多新的农业生产工具都在这个时期被发明出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也由此大大提升。

文化在这个时期也到了很大的发展,百姓的思想随着开放的政治气氛得到了相当大的解放,在劳有所息的时候,人们的娱乐活动也逐渐增多,这直接为后来“瓦舍”等娱乐性场所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同时也使得各种文化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总的来说,“大敕系衔”制度渊源于唐朝,至宋神宗元丰改制而终止,虽然它并不算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但是却是北宋前期一项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制度。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和中书门下的体制息息相关,同时又紧密关联着唐宋时期官职和使差之间从分离到整合的历史演变过程。

在北宋的历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这项优待政策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久,却也在某种程度上给后来的统治者带去了一点积极的借鉴意义。适当的实行某种优待政策,其实也是安抚朝中大臣的一项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宋史》

《宋会要》

《东京梦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