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因何而败,刘邦因何而赢?从《史记》的角度来看楚汉之争

2020-10-20 11:16:42 作者: 项羽因何而败

性情刻薄:

汉三年春,彭城之战失利。

“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

为他赶车的夏侯婴因不停地“收载”,导致车慢了,“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

至于骂他无赖的老爸,他更不会要。楚汉广武相持数月,项羽乏粮而急,把刘太公放在高桌的砧板上,威胁刘邦退兵,不然烹太公。刘邦却说:我们在怀王时为友军,这就是“约为兄弟”,既是“兄弟”,那么,我的老爸就是你的老爸,如果要烹你的老爸,就希望分给我一碗肉。

疑心很重:

刘邦在位七年间,总疑忌功臣造反。诸如燕王臧茶、韩王信、赵相贯高等,除过韩信、彭越被杀于长安,其余叛乱都是他率兵亲征。在最后的平英布时刘邦负伤,回来后不肯就医死了。

他几乎在平叛中度过七年帝王生活,反叛者几乎都是被逼造反,连萧何都以自污来自保。张良不愧为智者,自刘邦入关称帝,便远离朝堂,不问世事,故躲过这人心惶惶的局势。

简单思考刘邦的人生

刘邦四十八岁起事,古人常说“五十而知天命”,但看起来刘邦非但不认命,还时刻想着逆天改命。他只是一介黔首,因向往信陵君魏无忌而投了张耳作门客。后张耳被通缉,他便逃回沛县,学了秦律,当了个泗水亭长。

从这里看出刘邦的前半生平平无奇,那么其身上的种种异象究竟是他自己做的宣传还是后来子孙编造出的呢?倘若是刘邦自己做的政治宣传,那么他是从什么时候做的宣传呢?如果是登基后的神化措施,那充其量只是帝王对低微出身的掩饰罢了。但如果这是登基之前甚至是起事之前的政治宣传,那这个人就太恐怖了,他不仅善于制造舆论,还野心极大,并且很隐忍。加上知人善用,善于纳谏,懂得笼络人心,能及时封赏,刘邦夺得天下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

其中的个人因素太强了!

但刘邦这个皇帝当得并不舒坦,其患得患失的情绪充分暴露出来。七年间,臧荼、利几、韩信、韩王信、陈豨、彭越、英布,还有卢绾都造了反。刘邦在平城吃尽苦头,仅平英布一役即折腾了一年又四月,还因此重伤垂危。

吕后与戚夫人的争斗亦是你死我活,还有猛将诛尽“安得猛士守四方”的忧虑更使他招架不住,所以这个曾经梦寐以求让他得意的皇帝,他实在不愿再当下去了,因此却医不治。

刘邦作为开国英主,多有过人之处,然而诛戮功臣的行为与谩骂的习性,使他颇具争议。打天下时能广泛用人,称帝后又猜忌功臣;时有任性之行,却能冷静控制。骂人是他的陋习,却又借此笼络人心;跋扈地驾驭人,却又善于纳谏;具有极强的政治敏感性,善于改换面孔。

由“大丈夫当如是”到“吾乃今日知皇帝之贵也”,再到痛苦的“孤家寡人”,他的一生精彩至极,晚景却也难免悲凉。

当然了,这篇论述也只是笔者一家之言,欢迎朋友们评论区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史记·高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