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丛氏和早期古蜀国的来龙去脉

2020-10-20 16:25:22 作者: 蚕丛氏和早期

慢慢的,这支黄帝后裔把野蚕驯化成为家蚕,蚕桑的养殖业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以蚕丝和制成品和其它部落交换,换取生活用品,影响力越来越大,蚕丝也成了这支蜀山氏的标志,后来他们就被其它部落称为蚕丛氏,部落的头领就被称为蚕丛。

蚕丛人死后,就葬在了叠溪(四川茂县西北部55公里处岷江东岸,叠溪镇又名蚕陵镇)的蚕陵山,汉代曾在叠溪设蚕陵县。据吴卓信的《汉书·地理志补注》引《成都记》的话说,蚕陵就是“古蚕丛氏之国”。清代镌刻于巨石上的“蚕陵重镇”四大字至今犹在。

《华阳国志》是这样描述蚕丛人的:“是时人萌,椎髻左衽,其目纵,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这段记载描述了蚕丛氏和蚕丛王的样貌、穿着和氏族文化特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纵目”的描述。那么究竟什么是纵目哪?一般情况下,我们脑海里会闪出二郎神的形象来,额头中间还有第三只竖眼,蚕丛的纵目会不会也是这样哪?直到三星堆出土了纵目面具,我们才知道,纵目,就是眉峰上挑,一双眼珠夸张的凸出,是不是和螃蟹的眼珠子类似?不过,蚕丛人的眼角上挑,是不是很好看?

我们也知道了,最先称王的蜀侯蚕丛,眼睛就是典型的纵目,而三星堆的纵目面具,很有可能就是后代以他为原型做的。

蚕丛

2、扩地盘领袖成都,据平原古蜀立国

随着与周边氐羌族的的不断交往和通婚,蚕丛部落也逐渐成为了羌族中最强大的一支。蚕丛部落深居蜀山,交通不便,为了维持规模越来越庞大的部落的生存,他们开始了向南边地势较低的岷江下游成都平原地区的迁徙。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当地的其它部落发生冲突,比较著名的有羌族人流传着一首著名的史诗《羌戈大战》,讲述的就是先民们在迁徙过程中与戈基人的冲突,也是迁徙不易的缩影。

据《路史》记载:蚕丛纵目,王瞿上。

蚕丛率领他的部族从岷山向成都平原迁徙,一路征伐,一路拓土,终于来到了现在的成都双流县牧马山一代。在吞并了当地的部落以后,蚕丛的部落成了这一带最大的统治部落,蚕丛氏就彻底的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稳定下来的蚕丛部落,在称王以后,就在王都定在了瞿上。根据四川著名历史学家李澄波考证,瞿上城在双流县南牧马山九倒拐。

3、劝农桑蚕王傲立,着青衣千古传神

《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一说:“西魏置青衣县,盖取蚕虫氏青衣以劝民农桑为名。”

蚕丛继承嫘祖,把山上野蚕驯化为家蚕,极大地扩展了蚕桑的养殖地域,把桑蚕养殖从高山转移到了平原地带,对蚕桑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蚕丛经常穿着青色的衣服外出巡行,查看治下部落的情况,不断的劝农从事蚕桑养殖,开创了古蜀国蚕桑养殖的先河,被后人誉为青衣神,将蚕丛的出生地叫做青神县,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若水地区之若水叫做青衣江——这是四川境内惟一一条用人名命名的大江大河。

蚕丛时代的代表性贡献就是“劝民农桑”,开创了古蜀国蚕桑文明的辉煌时代。

三、蚕丛氏古蜀国断代考

古蜀国本身没有文字,历史上的记述也都是寥寥数语,不管是《蜀王本记纪》还是《华阳国志》,其中记述的矛盾之处相当多,很多地方不能自圆其说,这也不怪作者,因为实在是文字纪录太少了,基本上靠民间神话传说来描绘那段历史,让人感觉迷惘也就正常了。

1、蚕丛称王年代释疑

据《华阳国志·蜀志》:“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纵目,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为纵目人冢也。”

在占据了富庶的成都平原以后,蚕丛部落的首领蚕丛,此时也就顺理成章的称王了,他也是古蜀国三代蜀王蚕丛、柏灌和鱼凫里面的第一王。

注意,根据这个记载,蚕丛以前是蜀侯,进而称王的前提,是周失纲纪,也就是周王朝宗室衰落以后,蚕丛才从侯改称王的,这也说明,古蜀国的蚕丛时期是在周王朝的西周末年和春季初期,实际上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主流历史学家的认可。根据考古学推测,西周末年的蜀王可能是开明王一系,而整个周朝的统治时间共计约791年,那样的话,蚕丛就更早了,可能溯及到夏商时期,本文更倾向于后者。

蚕丛部落的墓地非常有特色。因为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就居住在洞穴之中,蚕丛要求部落的人死了以后,要用石头做成石棺石椁安葬,或埋葬在山间洞穴之中,或悬挂在悬崖峭壁之上。其它的部落的人一看到这些,就会说那是纵目人的墓地啊。

2、蚕丛一系的古蜀国延续了多少年?

蚕丛一系的早期古蜀国到底延续了多少年,除了《华阳国志》里面的一句“各数百年”外,西蜀人杨雄的《蜀王本纪》也对此无可奈何。

除了营盘山遗址的发掘考证,三星堆文明的发现与发掘,给了我们判断古蜀国历史脉络的可能。

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的三星堆遗址,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年代上紧接营盘山文化。考古学认为,三星堆文化根据先进程度划分为四期,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之际的一个完整的文化发展过程。其中,第一期为新石器文化,第二期和第三期进入青铜文化的繁荣鼎盛期,第四期则表现的是古蜀国文化衰落时期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