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个荒谬的命令,百姓们都笑话他,还衍生出一句口头禅

2020-10-22 11:24:06 作者: 朱元璋一个荒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做事不经过大脑,办事非常鲁莽的人,我们大都会称他们为二百五。但是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二百五这个词语是怎么演变出来的呢?

关于这个词语的演变,有一种说法是,在战国的时候齐国的丞相苏秦,被人残忍杀害。齐王想要抓到凶手,有一位谋士给他想出一个计策。让他发布一条命令说苏秦是卖国贼,死了并不可惜,只要是找出杀害苏秦的人,会给那个人一千两黄金。

真正的刺客没有那么傻,他看到这条命令就知道是假的,于是马上就逃离了齐国。但是有四个人冒充刺客,傻傻的去领奖了,他们四个还商量着平分一千两黄金,一人二百五十两黄金,但是这四个人都被齐王杀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代的时候货币的计量单位是两。五百两白银是一个单位。用纸包起来,五百两就被认为是一个计数单位,二百五十两被称为半封,半封的谐音是半疯。这样二百五就被认为是,那些疯疯癫癫,做事不经过大脑的人。

还有一个比较现代的说法,有一个名词叫智商测试。在智商测试中显示的数字越大,智商就越高。一般来说,这个数值能达到140的人,就是属于高智商的人群,爱因斯坦的智商数字也仅仅为180,爱因斯坦就属于顶尖的人群。这样看来250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数值,所以平时就会调侃别人的智商是250。

明朝建立后,因为对于金和银开采技术的限制,如果使用铜来制造货币,成本又太高,而且铜货币还不能进行贵重物品的交换。于是当时的皇帝,就效仿先人使用纸币,不过当时发行的纸币,与之前发售的不一样。当时明朝的国库金银存量不足,拿着所发行的纸币,并不一定能够随时换出金银,所以当时的老百姓都不太愿意使用纸币。

当时的皇帝认为,自己发行的纸币,会得到百姓的认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发行的纸币,在民间并不流行,百姓们还是愿意,使用白银来进行交易。就在纸币快要消失的时候,他颁布了一条命令,如果发现有的店铺不收纸币,就可以马上向官府举报,并且会得到二百五十两白银。

这个命令颁布后,引发了百姓的议论,但是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逐渐的纸币开始贬值,在民间的百姓十分讨厌,那些为了二百五十两白银,而去举报店铺的人。同时皇上颁布的这条命令,也前后不符,他明明是提倡纸币的运行,但是在奖励方面,还是在奖励白银。因此,百姓们都会用二百五,来形容那些那些举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