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在此期间魏蜀吴三国涌现出了不少英雄人物。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公元223年刘备也于白帝城病逝。两位枭雄死后,三国之间大的战役便开始由诸葛亮、司马懿所主导。公元226年,正值壮年的曹丕也因病去世,曹丕死后其子曹叡继位。
因曹叡年纪轻,缺乏治国经验,所以诸葛亮当即决定出师北伐曹魏。但可惜公元222年蜀军在夷陵之战中元气大伤,蜀国进攻中原的桥头堡荆州也已经丢失。此时诸葛亮对抗的已经不是曹操的后代,而是权臣司马懿。司马懿借助与诸葛亮周旋的机会,进一步揽权,增强司马家族的实力。同时司马懿在面对诸葛亮时,还采取龟缩防守的策略。最终对司马懿无可奈何的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病逝。
此时的蜀国不但寸土未进,反而还丢失了进攻中原的战略要地:荆州。诸葛亮死后,司马家族开始徐徐图取天下。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兵变,诛杀曹氏重臣曹爽一党。自此魏国军政大权,便落入了司马家族手中。
不过当时的司马懿并没有急于篡位,而是继续积攒司实力,以待子孙篡位登基。经过司马家族三代人的苦心经营,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终于在公元266年,将魏元帝曹奂赶下皇位,自己登基称帝。
司马炎称帝后,第一时间便派兵前去剿灭东吴孙氏。东吴之主孙皓投降后,加上早就投降多年的刘禅,三国纷乱的格局终于结束,司马家族统一了天下。
对于司马炎而言,统一天下可是连曹操、刘备都未做到的壮举。随着臣子们的极力吹捧,司马炎当即决定分封天下,大赏灭吴的有功之臣。在司马炎封赏灭吴的有功之臣中,效忠司马氏家族多年的许狂被列在了第一位。不想这位立下灭吴首功的许狂,随后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选择。
公元266年,三国尽归司马氏之手。直到公元280年,登基称帝的司马炎才大肆封赏灭吴的有功将领。灭吴的有功之将共计五位,但居首功的却是许狂。当时司马炎向五位将军许诺,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封地(临近长安、洛阳的封地也可以)。
在为司马氏作战期间许狂左腿受伤,所以司马炎特意恩准许狂第一个挑选封地。不想作战勇猛的许狂却将封地选在了贫瘠的凉州。
忠于司马氏家族的许狂如此选择,便是想远离朝堂纷争,安度晚年。对于许狂将封地选在凉州一事,司马炎也是大为诧异。经过反复询问,得到对方肯定的答案后,司马炎同意了许狂的请求。
公元281年许狂因病去世,遵照许狂生前遗愿,司马炎恩准了许氏后人,将家族迁往凉州的请求。
不想在凉州定居不到四十年的许氏一脉,却迎来了家族覆灭的结局。三国时期的凉州,曾先后出过董卓、马腾、马超父子等军阀。随着董卓灭亡,马超归降蜀国,凉州地区不但兵源锐减,此地更是变得十分贫瘠。如果许狂活着的时候,将封地选在洛阳、江苏等富庶地区,那么许狂的后人必将衣食无忧。
可是司马炎登基时,东吴刚刚被剿灭,西晋内部氏族林立。为了躲避西晋朝堂内的纷争,立下灭吴大功的许狂便将封地选在了无兵源且十分贫瘠的凉州。许狂此举无疑是在辟祸,不能说当时许狂的选择有错,但时过境迁。无兵源且十分贫瘠的凉州,也给许氏一族带来了灭亡的结局。
公元291年八王之乱,让西晋王都洛阳毁于一旦。当时西晋许多大臣都曾感叹许狂的深谋远虑。可是西晋臣子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五胡乱华时,鲜卑、氐族、羌族等少数部族向中原地区发起了进攻,而少数部族首当其冲的攻击目标便是凉州。从公元316年到公元440年,无兵源且十分贫瘠的凉州,任由蛮夷部族肆意践踏。
连西晋都不敢与蛮夷部族正面匹敌,更何况是小小的封地凉州。在蛮夷部族肆意践踏凉州时,许狂家族也惨遭屠戮。
《宋史》记载:五胡乱华期间,死在凉州封地上的许氏族人共计60余口,许氏一门几乎被蛮夷部族灭族。由此可见当年许狂的选择,初衷虽好,但最终却祸及子孙。任何人都不会想到,立下灭吴首功的许狂家族未能善终,后来的曹操后代却见证了司马家族的两度灭亡。司马炎登基后,封曹奂后人世代为陈留王。后来的陈留王不但在封地见证了晋朝的两度灭亡。陈留国的国柞更是存续了214年,这可比西晋、东晋国柞的总和(155年)还要长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