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德九年,六月初一,太白金星出现于南方午位。根据古代星相学家的理论,这是天下出现大事的的预兆!不管你信不信,这种学说也很难说它正确或者错误。因为有的时候平安无事的过了,有的时候,真的会摊上事。
譬如,大唐这一次就遇上了一次变革,六月初四,在上早朝之前,秦王李世民率领亲信部将埋伏在玄武门,等到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入宫的时候将二人当场杀死,其中太子李建成是李世民亲手射死,李元吉被尉迟恭射死。
随后,尉迟恭带人冲入皇宫,迫使李渊承认现实,认同太子和齐王谋反的罪名,唐高祖为了自保,也为了尽快弭平祸乱,避免更大的动荡,以皇帝的身份叫停太子部将的反击,随后让李世民处理后续事宜。
李世民要做的当然就是斩草除根,一个不留,在有了皇帝的诏令之后,名正言顺地派人处死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并且从宗谱上剔除他们的名字。从血统和继承传统上,两人都是绝嗣了。这也是李世民在消灭两个主要对手之后,将未来的隐形对手扼杀在摇篮中。
面对李世民如此做法,作为皇帝、父亲、爷爷的李渊早就无计可施,也只好听之任之,既无法阻止李世民,也没办法保护幼孙,甚至在秦王亲信掌控长安权力之后,他本人都不是很安全,皇宫早就换成秦王府的亲信。
所以,李世民处死侄子时候,李渊是没有什么能力有作为的,也不可能对李世民有什么愤恨的言语出现。无论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还是时人的记载,李世民处死侄子是奉皇命的,相当于李渊才是主谋。这样更加不能斥责李世民,落水的凤凰不如鸡,拔了牙的老虎和猫没什么大区别,被架空权力的皇帝什么滋味李渊这个时候应该最心知肚明。
但是,时隔千年之后,一大批的网络史学家为了噱头,引人眼球,故意根据史书中的只言片语制造出一个言之凿凿的历史典故来,譬如,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是!这句话,不知是那位人才的言语,被安插在李渊的头上,无偿授权给李渊。
这句话显然是根据情景来创造出来的,李世民杀死太子、齐王包围皇宫,这时候的李渊已经成了瓮中之鳖,处处受制于人,跟本没有发威的本钱,何况李世民的子孙,也是李渊的子孙,李渊能够成为开国皇帝,怎么可能会蠢到诅咒自己的子孙?
那个皇帝都是希望自己子孙千秋万代永享国祚,当时李世民已经掌握绝对优势,不管李渊是否同意,大唐的江山就是李世民的了,他这样诅咒子孙,难道嫌唐朝寿命太长?显然不是!
不过,这一天改变了大唐的国运,后续陆续有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等治世。被后世称为玄武门之变。作为事变胜利者,李世民成为太子、大唐的帝系从可能的李建成变成李世民,都是李渊的子嗣。
另外,李世民放过了他们的女儿,并且将他们的女儿抚养长大,他们的大部分姬妾接入宫中,收为嫔妃,其中李元吉的妃子杨氏还给李世民生下一个儿子。事后,先后将自己的儿子安排给齐王、太子为嗣,然后一个追封巢王、一个恢复太子地位。
因为李世民谋划在先,成竹于胸,玄武门之变干净利落,波及范围仅仅局限于东宫和齐王府,其他的人都没有受到波及,换句话说就是,大唐的长安子民可能还没睡醒就发现太子可能要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