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太子复立后倒行逆施,是何用意,不怕康熙问罪吗?

2020-10-02 22:35:26 作者: 雍正王朝:太

雍正王朝中,康熙复立太子后,开始第六次下江南,太子监国。

趁康熙不在,太子展开了报复,不光为难那些曾经推举八阿哥的大臣,就连四阿哥的话他都不听,完全不顾四阿哥曾经在康熙面前为他说话。

太子这么做,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康熙南巡让太子监国,也是有意对他考察一番。

此前,康熙的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如果太子痛改前非,踏踏实实的履行自己义务,康熙就会继续让他坐这个位置,最终把皇位传给他。

康熙南巡,留太子监国,只要太子兢兢业业,哪怕对某些大臣心怀不满,也应该以国事为重,就算太子心胸狭窄,他的老师王掞也没少对他提醒。

所以,当王掞发现太子为难众臣的时候,竟然气得晕了过去。

王掞为了太子敢顶撞皇帝,说他昏庸,可以说已经不顾自己的身家性命保太子了。

王掞之心那真是天日可见天日可鉴,太子就算是再混账也应该多多少少听听老师的意见。

可惜的是,他倒行逆施,在朝中的所作所为就算是康熙远在江南不是了解,当回到京师之后肯定也会有所耳闻。

显然,这会导致太子有可能被再次废除。

他为什么敢如此明目张胆呢?

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当他再一次监国的时候,就已经决定造反了。

这还得重木兰围场说起。

康熙领着众皇子、皇孙去木兰围场狩猎,晚上却撞见了太子和郑春华约会。

太子的心腹在外把风也被图里琛杀掉。

太子非常惊慌,知道第2天他凶多吉少,所以赶紧到四阿哥的住所,希望老四能够帮他。

邬思道的建议下,老四没去见他,而是由老十三代劳。

此时,外面已经是乱成一团,老十三领着太子在荒郊野外闲逛,这才没有让老十四陷害。

可这么一闹,却让太子发病了,被圈禁了起来,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天夜里的刺激,太子的精神状态还是正常的,就算是有大二哥的陷害,也不可能在那天夜里出现问题。

病好了之后,太子就不得不想一件事了。

假如那天晚上确实是他调兵,会不会就已经篡位成功了呢。

当然,那天他是不敢的。

这一点张廷玉非常清楚,所以张廷玉指出所谓的太子的手谕很可能是假的,康熙仔细一看确实是假的,虽然他不知道到底是谁造的假,但已经清楚调兵逼宫不是太子所为。

在木兰围场,太子有能力调兵,甚至如果赶在康熙的亲军到位之前行动,那么逼宫的成功性是非常大的。

只是当时他不敢,错失良机。

当第2次成为太子之后,虽然复位,可是这个位置坐的也不踏实。

就像太子在康熙46年说的那样,站在康熙面前他战战兢兢。

这种心态在经历过被废的事件之后肯定在康熙面前更加小心谨慎,而康熙对太子的信任是远不如之前了,一旦应对不慎就有可能再次被废。

到那时,他就真的完了。

太子在康熙南巡期间应该就已经有了夺权逼宫的想法,只不过他生性胆小,还在犹豫阶段,并没有在康熙南巡之后积极布局。

但是,通过他对大臣们的态度已经反映出他决定对康熙逼宫的想法了。

所以,他非常想得到百官行述。

在软禁康熙之后,如何让满朝文武拥戴他,如果没有足够的把柄他是很难做到的。

可没成想,百官行述被四阿哥抢先一步搞到手,甚至还烧掉了,让他没有了制约朝中官员的手段。

好在他认为掌握了十三阿哥的把柄。

十三阿哥在军中颇有威信,有他的协助就能掌控军队。

为了让十三阿哥听从自己,太子恩威并施,给十三阿哥一个承诺,他当上皇帝之后会封十三阿哥为铁帽子王。

但是,真正决定他行动起来的是事件,是康熙把太子寄给人任伯安的信又寄给了太子。

凭太子在监国期间的所作所为康熙已经饶不了他,他寄给任伯安的信又被康熙所得,太子惊恐不已,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开始调兵,准备劫持康熙,却没成想康熙早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他入彀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