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世情小说,《红楼梦》写日常生活最是生动传神。尤其是对一个又一个节日的描摹,都有不同的风格魅力。在一年四季的节日中,尤以中秋最为特别,暗示了红楼的盛衰贵贱,道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跌宕曲折。
红楼开篇第一回,便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乡绅地主家的中秋节。
甄士隐是姑苏城中的一个富贵闲人,他性格恬淡,无意功名,依靠着祖业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这一年,他结识了寄居在隔壁葫芦庙的穷书生贾雨村,对他很是看重。于是在中秋节这天,他与家人吃过中秋宴之后,“乃又另具一席于书房,却自己步至庙中来邀雨村。”
亲情固然温暖美好,可毕竟已经习以为常,而这个书生朋友很有才华学识,甄士隐将之视为知己,愿意与他一起饮酒赏月,共度中秋。
贾雨村呢?他孤身一人,在这中秋佳节不禁深有感怀。他想念起上次在甄家做客、两次回顾自己的丫鬟娇杏,又慨叹自己怀才不遇,于是吟了一首诗,一副联。这时甄士隐来到,甄贾二人一起品茶饮酒,谈兴渐浓。这时只见:“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
贾雨村再一次口占一首诗: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这首诗诗味不足,但极有气势,甄士隐情不自禁击节赞叹,顿生怜才之念。得知他无钱去京城赶考,当即便让人拿出50两银子和两件冬衣,慷慨赠送给贾雨村,让他赴京赶考,一展胸襟抱负。
这一场中秋宴会很短也很简单,就是两个男人的友情与故事。他们惺惺相惜,吟诗赏月,各有所得——贾雨村得到了资助,有了飞黄腾达的机会;而甄士隐,自觉能够于风尘中识英才,亦是快意人生。
只不过,这个中秋已经是甄家最后一个快乐美好的中秋了。
此后不久,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走失,甄家失火,家境迅速衰败,最终甄士隐出家,英莲被几番转手后卖入薛家,成为了“香菱”。而贾雨村却靠着甄士隐的资助,考取了进士,又辗转搭上豪门贵族贾府的路子,一路青云直上,官越当越大。贾雨村曾经在应天府遇到过被拐卖的英莲,然而他为了自己的前程,采取了束手旁观的姿态,一任她随着命运沉浮。与此同时,甄家的丫鬟娇杏却嫁给了贾雨村,很快就生子被“扶正”,成为了新贵妇人。
如此跌宕起伏、贫富相易的人生际遇,真是白云苍狗、变化莫测,实在让人感慨万千。
甄家的故事结束后,小说真正的主人公登场,宝黛钗在贾府相会,他们在富丽堂皇的大观园里下棋观书,吃喝游玩,过节过生日,如此数年过去,再也没有提到中秋。而等到再过中秋的时候,小说已经到了75回,前80回就要结束了。
这场中秋浓墨重彩,人物众多,远超乡绅地主甄家的中秋,充分体现出贵族之家的豪华气派。
然而这场中秋却过得不怎么好,首先是宁国府的中秋,出现了不详之音。
因为中秋节正日要到贾母面前承欢,贾珍决定提前在十四日晚上在自家过一个“小中秋”。贾珍“煮了一口猪,烧了一腔羊,备了一桌菜及果品之类”,与妻妾们赏月饮酒,唱曲吹箫,十分快活。哪想到,到了三更时分,竟然听到从紧靠着祠堂那边的墙下传来几声长叹,这时阴风吹过,月色惨淡,让人十分心惊害怕。这场宁府的中秋小宴只得仓皇结束,各人都有疑惧在心,只不过谁也不敢多言。
紧接着,荣国府的中秋家宴开始了,却更是明争暗斗,整个过程都笼罩在无可挽回的矛盾悲凉意境之中。
这是贾府难得的一个团圆之夜,除了凤姐李纨因病缺席之外,男女老少基本都在。他们来到大观园中山上赏月,贾母提议击鼓传花,一向不苟言笑的贾政竟然讲了一个怕老婆的笑话,让大家都很开心。然而,这欢快气氛只维持了一会儿,很快就变得微妙起来。
贾赦讲了个偏心的笑话,让贾母心中很不自在。期间宝玉和贾兰、贾环分别作诗,而贾赦却只夸奖贾环,并说出“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这样极不应该出口的话。这时整个宴会的气氛已经有点尴尬了,贾母于是赶走了贾政贾赦等人,只与女眷谈笑赏月。然而此时众人的心境都已萧瑟,只不过为了陪贾母而强颜欢笑。寂寞中,听闻桂花阴里传来笛声幽怨,更让人感触于心。宝玉和姐妹们相继离开,只剩下一个探春还在强撑着守在那里。眼看气氛如此低迷,一向不怎么出头的尤氏不得不主动凑趣,要给大家讲笑话。无奈这个笑话一点也不好笑,并且只开了个头就再也讲不下去——这场盛大的中秋家宴竟然如此虎头蛇尾,让人倍感凄凉。
贾府的家宴散了,可这个中秋还没有完。大观园里的两位孤女加才女——黛玉和湘云正在对月联诗,她们最终吟出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这样寂寞悲凉的诗句。而此时,又是一个孤女妙玉突兀地走出来,续完了这首诗。最后几句是:“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便是有“芳情”,有“雅趣”,也同样免不了孤单凄凉。这场贾府的中秋,出场人很多,故事也一个接一个,然后却始终摆脱不了悲凉凄清的味道,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家族走向衰败与末路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