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核心水域,曾被一个韩国人控制?

2020-10-03 18:29:09 作者: 唐朝的核心水

时至今日,张保皋都是韩国的著名历史英雄人物。虽然其真正的高光时刻非常短暂,却是半岛先民开拓海洋的重要符号。从某种意义而言,地位都超过了后来抗击日军入侵的水师名将李舜臣。况且他的主要势力区域,大部分都处于唐朝治下。

张保皋是从海路抵达江淮流域的新罗小贵族后裔

张保皋大约出生在公元787年,其早年的生平已模糊不清。但从后来的屡次分析,他的家族源自地方小贵族,可以给予他以最基本的文化和武力教育。这也帮助年轻的张保皋能获得一技之长。当时的半岛已基本上为新罗王国所控制,但许多区域终究由地方豪族所控制。这就让不少世家子弟需要为前途奋斗,通过军事或商业才能赚取功绩。鉴于本国的人才市场过于拥挤,临近的唐朝便是绝佳去处。

后期的新罗王国 已经是半岛霸主

公元807年,张保皋与好友郑年一同抵达唐朝,准备以雇佣兵的身份参加军队。但他们的西游路线,不太可能是北上辽东再进入河北。因为两人的最终服役地点,是位于江淮西南角的武宁镇。也就是说,他们其实走了海路。从淮河或长江的入海口登岸,再沿内陆水系继续旅途。在他们抵达前的2年,唐朝刚刚重建了武宁藩镇,并需要为此招兵买马。张保皋与郑年的军事化小贵族出生,非常适合担任此类角色。约过了10年后,两人就晋升为当地的军队小头目。

武宁镇是唐朝震慑东南的主要藩镇

张保皋及好友的发迹手段,也绝非那个时代的孤例。因为至少从隋唐帝国建立开始,来自半岛的移民就广泛分布在黄海西岸。无论是是北面的山东半岛,还是南面的淮河下游,都是百济或新罗人有聚居的区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从事商业贸易,但也有相当部分的贵族后裔选择从军。加上唐朝军队一贯对外番投靠者是来者不拒,自然乐意从这些半岛先民身上获得可靠的即战力。

张保皋在唐朝积累了丰富经验和领导能力

不过,武宁镇本身的建立,也是唐朝中央权势跌落的象征。在安史之乱以前,帝国的核心区域能从关中沿着运河抵达洛阳,再向南转向扬州。所以,漕运线路的沿途都是重点关照地带,通常不为番将出生的节度使们所驻扎。直到长安宫廷的影响力在中唐时衰微,类似的藩镇架构才数目变多。武宁就以交通要道徐州为中心,辐射范围从淮河一直分布到长江北岸,算得上拱卫漕运的重要军镇。张保皋在当地驻军服役时,就先后转战镇江和青州,显示出武宁镇对于长安方面的重要性。

高丽商人是黄海贸易的主要参与者

当然,这些陆续建立的藩镇,都不能控制日益松散的地区治安。许多海盗、水贼或走私团伙兴起,并经常将劫掠对象也卖为奴隶。广泛分布在黄海西岸的新罗人,就是主要的受害者群体。他们的钱财与货物总能吸引来强盗,自己却没法依靠唐朝驻军来保护自身安危。尤其是唐朝本身没有类似海军的常设部队,自然对海岸线稍远的事情都懒得搭理。张保皋却认视其为重大机遇,决心利用自己的能力和阅历来执掌局面。

万多岛是古代半岛海运的中心

公元825年,张保皋立刻武宁镇,返回本土向新罗的哀庄王请愿。根据他的要求,国王派其前往西南的贸易重镇--清海,在当地的万多岛上建立海军基地。张保皋也就以类似领主的身份,成为当地的“小王国君主”。他利用宫廷的背书和自己的个人履历为号召,很快聚集区一支舰队。但鉴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要剿灭海盗和人口买卖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张保皋要想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就需要以更加灵活变通的手法行事。

张保皋的首要任务是打击海盗与奴隶贸易

首先,张保皋用国王名下的舰队进行商业运输服务。由于自身具备很强武装,所以安全系数远比普通商船要高。然后用赚钱的运费投资造船,以便容纳更多货物或提高作战巡航时间,进而与私家船只继续拉开差距。由于对手主要是分散行动的盗贼,这样的措施能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奇效。更多商人开始投资万多岛舰队,让张保皋只用3年就将队伍扩大到10000人。他还下令船队经常转向东方,同平安时代的日本港口进行货运贸易。一时间,整个黄海沿岸的主要港口都成为这支新罗海军的势力范围。

张保皋的舰队 利用贸易迅速膨胀

对于当时的唐朝而言,江淮流域的其最重要的核心水域。尽管东南沿海有波斯、印度和阿拉伯人到访的广州和泉州,但其本身位置与帝国核心区域有巨大的地理阻隔。但山东半岛的青州、中部的淮河入海口、南面的扬州乃至明州,都通向朝廷的主要财赋产区。这片水系可以向西通往洛阳与长安,向南联通泉州和广州,向北又是运河北段的终点幽州,无疑是唐朝内外交通的中枢。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