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国楼兰能被历代君王、诗人“鞭尸”无数回,起初竟然因为它?

2020-10-05 12:25:12 作者: 古国楼兰能被

我相信如果熟读唐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就知道这是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写的边塞诗《从军行七首·其四》。

这其中的几句诗句虽表明了边关情况恶劣,但是坚定了边关将士守土卫国的决心。而王昌龄也因为他的这些诗句所以还有另一个称号“边塞诗人”。

然而我们其中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单单是王昌龄诗,在同时期的很多诗歌之中,楼兰是经常被提到的一个地名。

提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咬牙切齿,字里行间之中会以“破楼兰”、“斩楼兰”以及“灭楼兰”等等词汇来描述对于楼兰的切肤之恨。

可以说不灭就是不足以平民恨,那么楼兰古国究竟做了什么事情以至于历代诗人对此都特别痛恨呢?丝绸之路,楼兰古国进入中国历史

要说在汉朝时期最伟大的一个举措那就是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而张骞也就凭借着这次机遇认识了西域各国。

之后二次赶赴西域的时候打通了汉朝和西域的通道,从此这条伟大的“丝绸之路”可谓是造福后世,乃至于现在的中国还经常想要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而楼兰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国家,属于当时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然而这个国家在当时可谓是多灾多难,因为他们面临着一个强大的邻居:匈奴。

匈奴在先秦战国时期实力还很弱小,草原上匈奴势力虽然强大,可是它的周边还有东湖以及大月氏等国,外加上当时战国七雄之间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胡人入侵先携手抗敌,详情可见秦赵北击匈奴之战。

然而在秦末汉初,漠北草原之上出了一个霸主,那就是匈奴的一代天骄:冒顿单于。

他杀父夺位,此后击败了东湖大月氏,一统整个草原,而且趁此机会时夺取了当年蒙恬收复的河套地区,时时威胁新兴的汉王朝。

后来汉高祖刘邦看不下去了,御驾亲征想要北击匈奴,可是却被冒顿单于的大军围困在了白登,以至于之后只能采取和亲换取太平。

直到汉武帝上位,大汉朝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养精蓄锐,足以和匈奴一战。

同时为了给匈奴更大打击,汉武帝便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想要和西域诸国共同打击匈奴,而楼兰这时候就成为了汉匈两国争取的对象。

因为汉朝要打通丝绸之路,楼兰是必经之地,所以汉朝想要保障商路畅通必须要和楼兰关系搞好,而对匈奴来说也是如此。楼兰做了什么事,让古代诗人要灭楼兰?

其实丝绸之路的打通对于楼兰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因为凭借着这特殊的地理位置,中西方商队的互相交流让楼兰的经济飞速发展,是当时西域最富庶的国家之一。

然而楼兰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典型的“墙头草,两边倒”:汉朝帮助楼兰击败了匈奴,确保了楼兰的独立性,可是后来汉朝连年作战,所以在武帝后期便不再对外大规模用兵。

而楼兰这个时候就以为汉朝衰微了,转而主动靠近匈奴,甚至为了向匈奴纳“投名状”还帮着匈奴打劫往来的商队,让这条丝绸之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同时“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楼兰为了更靠近匈奴还多次斩杀汉使,简直就是打了汉朝的脸,所以汉朝忍无可忍之下直接派兵抓了楼兰王,想要给他一个教训。

然而这楼兰王是“记吃不记打”,安分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开始不安分起来了。

这一次是确实把汉朝惹火了,汉大将军霍光直接派遣傅介子出使楼兰,在酒宴上当场杀了楼兰王并另立在汉朝的质子为王,且改楼兰为鄯善。

这个国家后来一直在西域夹缝中求生存,直到北魏时期才被拓跋焘所灭。

这就是楼兰干的事,当然诗人想要灭楼兰的目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和唐朝时期的背景有关。

“安史之乱”后唐朝已经逐渐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而西域各国在当时也是颇为不安分,很多的诗人都憧憬着当年汉大将军霍光派遣使臣直接斩杀楼兰王那一幕。

因为唐朝时期的诗人可不是宋朝之后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弱鸡”,当时的诗人还是具有功名心的。

“凭三尺长剑封侯入相”是唐朝诗人的真实写照:“君不见李白诗歌第二,剑术第二”,而王昌龄常年混迹边塞也可以反映出他想要凭借军功封侯入相的愿望。

“灭楼兰”正是因为古代楼兰“墙头草”, 符合当时西域各国的真实写照,唯有大唐和汉朝那样才能再一次牢牢掌握西域,另一个原因是唐朝诗人希望能够如同当年傅介子那样灭楼兰封侯拜相。

来源:品读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