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苦心经营大明十七年,江山沦丧,遂死社稷,御衣前书:朕自登极十七年,内地三陷,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故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成为大明铁骨铮铮的真实写照。
靖难之役后的第十九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朱棣为何要迁都呢?得国不正,名不正言不顺,反对势力蠢蠢欲动。面对这种情况,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迁都,把都城迁到自己经营多年的势力范围之内,同时切断反对势力与南京地方士绅集团的联系。这才是朱棣迁都的真正用意。
定都北京,称不上是“天子守国门”。朱元璋八次北伐、朱棣五征蒙古,明朝的北疆已经越过长城,直达漠北,北方有奴儿干都司、朵颜三卫、蓟辽军镇为屏障,北京远远算不上国门,只是后来国土沦丧,北京才成为国门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瓦剌大军兵临城下,多亏于谦力守才得以保全。崇祯年间,皇太极大军破关而入,兵峰直指苏北,掳掠一番后扬长而去。所谓天子守国门,又守的是什么?
国门守不住,不得不加饷营建辽东,百姓深受其苦,崇祯帝“再苦吾民一年”,结果百姓苦了一年又一年。终于,农民疾呼“逾期坐而死,不如盗而亡”,宜川王佐挂、安塞高迎祥、洛川王存孟、延川王和尚纷纷揭竿而起,川陕鄂豫大乱。李自成百万大军进逼京师,崇祯面临无人可用、无兵可调的窘迫处境。
京师面临威胁,应对之法不外“战、守、迁”三种。上策自然是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再不济也应固收京师,以待勤王,下下策才是迁都。而此时,崇祯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迁都南京,东山再起。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然而,他好面子的毛病又犯了,丧师失地的罪名需要有人来背锅。大臣们看出了他的小算盘,提出让太子南迁的方案。崇祯一气之下,撂下一句“君王死社稷,朕将安往”的气话,南迁就此搁置。
北京城破,崇祯在杀死所有妻妾,众叛亲离,突围无望,绝望之下自缢于煤山。崇祯死后,他的三个儿子相继被抓,弘光、绍武、永历三个南明小政权陷入内讧,失去了最后一次复盘的机会。
有时候,一死了之并不难,勇敢活着承担责任并解决问题才是最难的。被自己的臣民逼得走投无路,无奈之下杀妻自缢,反倒成了道德典范。照这么说,纣王自焚于鹿台、隋炀帝在江都被杀,也能称得上是“君王死社稷”了。所谓“君王死社稷”,不过是一个自私又无能的君王在临死之前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