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王之后,国君也是一代不如一代。既无明君,又无贤相,也无良将。无明君,无贤相,无良将,三无的楚国,尽管地大物博,也不过是秦国视线里等待宰杀的肥羊了。
从楚怀王对张仪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的昏聩糊涂简直匪夷所思。这个楚怀王可说是战国诸侯中最昏庸的君王,满脑袋浆糊,专门宠信奸臣,疏远忠臣。对陈轸、屈原这样的经国之才、忠贞之士毫无感觉,对靳尚、郑袖这些奸臣妖姬宠信有加。
最不可思议的是,张仪把他忽悠的吃了大亏,他本来对张仪恨得咬牙切齿,甚至要用土地换取张仪,把他扔到鼎里煮了才能消解心头大恨。但是张仪通过奸臣妖姬上下其手,又一番忽悠,怀王居然又将他视为心腹。这使人不能不想起赵本山小品《卖拐》中的范厨师,第一次手表被忽悠去了,第二次自行车又被忽悠去了。被卖了还帮助数钱,对骗子感激涕零。这种智商还是国君,国家怎么能不遭厄运?
楚怀王如此昏庸,处理国际关系不能不出现重大失误。在国际战略上,他对秦国和齐国两大国首鼠两端,左顾右盼,今天和秦国连横,明天又和齐国合纵。结果搞得两面不是人。要和秦国连横,齐国就打它;要和齐国合纵,秦国又打他。
秦国和齐国都不信任楚国,在他们的打击下,楚国不断地败军失地,越来越衰弱。楚国的国家命运在怀王手里变成了过山车。登基之初,怀王继承爷爷和父亲的余威,曾经将楚国疆域扩张到顶峰。但是到达顶峰的同时,就是断崖式下跌。
公元前299年,秦国再次因楚国和齐国合作出兵攻楚,斩杀楚军大将景缺和楚军2万。第二年,秦军再次攻击楚国,占领了楚国八个城镇。同时秦昭王就给楚怀王去信,约怀王在武关相会,两国订立友好条约。怀王接到信后也曾犹豫,赴约吧,怕被骗;不去吧,又怕秦国报复,遭到更沉重的打击。大臣们也是两种意见。
战国策记载,令尹昭睢坚决反对赴约。还有一个说法见诸《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劝怀王绝对不能赴约,指出秦国历来背信弃义,兼并诸侯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我们绝不能去上秦王的当,最稳妥的做法是拒绝赴约,同时加强防守。怀王的儿子子兰却极力劝怀王赴约,认为不应得罪秦王,扫他的兴,否者后患无穷。最后楚怀王还是听了儿子的馊主意,前往武关。
于是就有了开始的楚怀王武关被扣留。怀王随后就被劫持到秦国首都咸阳。秦昭王居然不顾楚怀王也是一国之君,在休闲的章台宫接见他,根本不讲外交礼节,把他当作了一个蕃臣,百般羞辱,楚怀王大怒,但已入人彀中,又有什么办法?只好忍气吞声。
秦国把怀王软禁起来,要挟他割让巫和黔中郡给秦国,同时和秦国结盟。楚怀王无奈,准备与秦国结盟,但是在履约的程序上两位国君又发生严重的意见分歧。秦昭王要求先割地后结盟。怀王十分气愤地说:“你如此下流地把我骗到了秦国,劫持了我,还要强迫我给你土地,真是欺人太甚。”于是坚决拒绝了秦王的要求。秦王就把怀王扣在了秦国。以他作为筹码逼迫楚国献地换人。
秦王没有想到,楚怀王被囚在秦,楚国大臣却从齐国接回了太子横登基,新登基的国君就是楚顷襄王,楚国正式通知秦国,楚国已经有了新国王。言外之意,你扣着前国王没用了,不如放他回国吧。
秦昭王见怀王不给他土地,楚国又立了新王,要挟不成,直接出手,发兵出武关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斩杀楚军5万人,夺取楚国了15座城池。楚国和秦国的关系,简直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说起来很有戏剧性,楚庄襄王登基第二年,楚怀王居然从秦国越狱成功,逃了出来。秦国发现后,立刻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怀王无奈,绕道逃往赵国。不巧的是,赵国的赵惠王刚刚即位,他的父亲赵武灵王在北边的代地视察未归,惠王年少,不知轻重利害,不敢让怀王入境。
怀王无奈,又打算逃到魏国,结果被秦兵追上抓了回去。怀王二进宫,又被劫持到秦国。怀王备受折磨,憋气又窝火,心力交瘁,很快就病倒了。公元前296年,怀王在秦国病逝。秦国把怀王的尸体送回楚国,楚国人悲愤不已,秦、楚关系彻底破裂。
《史记》评价楚怀王,说他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
意思是怀王宫内被郑袖迷惑,宫外被张仪欺诈,结果丧权辱国,自己也魂丧异邦。怀王之后,国君也是一代不如一代。既无明君,又无贤相,也无良将。无明君,无贤相,无良将,三无的楚国,尽管地大物博,也不过是秦国视线里等待宰杀的肥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