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口中的“千夫指”是什么意思?许多人对此产生误解

2020-11-07 12:22:36 作者: 鲁迅口中的“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首名为《自嘲》的七言律诗,出自鲁迅先生之手。诗的颈联广为流传,也最为人熟知,不得不说这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和灵魂所在。

面对“千夫所指”,仍选择“横眉冷对”,表达了作者不愿妥协的坚定意志。

很多人将这句诗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却并不知道“千夫”究竟指的是何人,如果能够联系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进行深入的分析,或许可以找到答案。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高校任教,期间还曾多次到外地演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广大的学生群体。

自1906年弃医从文起,他最初从事书籍翻译工作,还自学德语和俄语,创作了自己的第一篇古文言小说。

民国政府成立后,他应蔡元培的邀请,校对一些古籍并同时研究佛教思想。

虽然鲁迅先生一开始的工作以翻译古书典籍为主,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封建社会的深恶痛绝,或许正是这段时间的研究,才令他意识到当时的社会有多么需要新思想的注入。

经过一系列的革命运动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然而国民政府虽然建立,却形同虚设,社会思想非但没有进步,反而出现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同一时期随着国外新思想的传入,社会也掀起了文化与文学革命,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先生等为首的新时代作家,发起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最直接目的就是针对封建文化的复辟,同时宣传科学与民主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思想基础。

期间鲁迅先生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新文化运动的领头人的指导下,青年学生联合起来反对政府在国际外交上的懦弱表现,最终使帝国主义瓦解中国的幻想破灭。

面对黑暗的社会环境和腐败的政府,鲁迅先生一直以来的态度都是抗争,宁愿“横眉冷对”也绝不低下高昂的头颅,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要坚定内心的信念,否则如何做学生的领袖?如何肩负起民族的未来?笼罩在黑暗阴霾下的聚会

从此以后,鲁迅先生便成为青年学生的航标与核心人物,指导他们的一系列民主斗争。

学生们的抗议活动越来越多,在教育部的暗中授意下,鲁迅先生因支持鼓励学生运动而被免除职务,甚至上了政府的“黑名单”。

在多次发生北洋军阀屠杀进步学生的事件之后,鲁迅先生毅然决然地从任职高校辞职,为进行新的革命,开始大量翻译马克思主义作品,并与一些进步作家成立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反对政府的黑暗统治。

国民政府为了控制舆论和对自己的负面消息,立即对这些爱国人士展开行动,通缉并秘密逮捕其中的成员,颁布法律条例来限制书店营业,禁止传播相关的书籍和刊物,甚至暗杀重要人物。

这些文艺作家不得不东躲西藏,整日过着胆战心惊的生活。

为了暂时避难,鲁迅先生从北京回到上海,随后与柳亚子一起到郁达夫家中聚会。

三位先生难得一聚,原本并不想谈论时事,但是酒过三巡后郁达夫还是忍不住吟诵自己的一首诗作,控诉黑暗的政府以及表达革命的决心。

这次的相聚令鲁迅先生感慨万分,回到家中久久难以入眠,在深夜中写下了《自嘲》这首诗。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全篇的精髓所在,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这句诗具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千夫指”与“孺子牛”

根据以上鲁迅先生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便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千夫”指的是哪些人。

首先这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律诗,“千夫指”是与“孺子牛”相对应的,都是诗眼,有着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要放在一起理解。“千夫指”源自于成语“千夫所指”,很多人容易将其理解为动词,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惧怕被众人指责,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鲁迅先生当时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符合社会潮流和广大群众意愿的,又怎么会被千夫所指呢?更何况如果“千夫指”是动词,那么后面的“孺子牛”岂不也应该是动词?但是显然“孺子牛”是名词,而不是动词。

也就是说,“千夫”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而“千夫指”则应该是那些被群众指责和唾骂的人,联系创作背景和鲁迅先生的经历,不难得出这里指的是国民政府,他们忽视群众的呼声,打压以鲁迅先生为首的进步人士,终会遭到正义的审判。

鲁迅先生用笔作为武器,点醒了新一代的青年和普通百姓,“千夫”代表着进步力量,团结起来的群众,是难以被冲垮的。

“孺子牛”出自春秋时期的典故,齐景公和儿子玩耍时,趴在地上装牛。

“孺子”可以理解为中国的青年和进步百姓,这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民族的未来寄予希望,甘心成为“民族的脊梁”为他们撑起通向未来的道路。

这句诗集中表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民的热爱,以及对敌人的痛恨和不愿妥协之意,抒发了他内心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升华了全诗的主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