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杀,如果刘备听从诸葛亮劝阻,不讨伐孙权,结果会如何?

2020-11-10 05:09:16 作者: 关羽被杀,如

关羽大意失荆州,被东吴所杀,刘备勃然大怒,率领七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讨伐东吴,结果被名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一败涂地,七十万大军损失殆尽,使得蜀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刘备出征前,诸葛亮曾苦口婆心劝说,希望刘备暂忍兄弟之仇,不要轻易对盟友用兵,可惜被仇恨之火烧伤理智刘备根本无心听从。那么,假使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劝阻,没有出兵伐吴,结果又会如何?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刘备不会遭遇夷陵之败,蜀国不会因此元气大伤。刘备也不会因战败忧愤,一病不起,可能会活得更长。诸葛亮接手蜀国时,也必然不是接手一个烂摊子,而是一个蒸蒸日上的政权。

若是如此,蜀国能统一天下吗?相信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我的答案是,即使刘备没有出兵东吴,没有遭遇夷陵之败,蜀国也不可能统一天下。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之所以失败,缺的不是兵,也不是粮,而是天时。火烧上方谷,眼看着司马懿便要葬身火海,明明万里无云的天气,却突然降临一场大雨,拯救了司马懿一命,还把诸葛亮气得一病不起。

这岂非天意助曹不助刘?

那么,《三国演义》中,天意为何助曹不助刘?

原因很简单,作者罗贯中就是这样设定的。而罗贯中之所以如此设定,是因为《三国演义》毕竟是一本历史演义,他不可能改变历史的结局。

所以,谈论演义没有多大意义,即使罗贯中杜撰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放弃出兵东吴这一情节,他还是会以蜀汉被曹魏吞并的结局收尾。

不如讨论历史。那么,历史上,如果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劝说,结果会怎样?

很遗憾,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历史上的诸葛亮,并没有劝阻刘备出兵。

那么,我们假使诸葛亮劝阻过刘备,刘备也听从了诸葛亮的劝阻,结果会怎样?

我的答案是,蜀汉仍然不可能统一天下,仍然很可能会被曹魏吞并。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

其一,刘备夷陵之败,并未使蜀国元气大伤,对北伐影响不大。

刘备出兵伐吴,并没有损失七十万大军。据史料记载,蜀国全国人口也不过百万左右(应该是指登记在册的人口,实际人口应该不止百万),刘备怎么可能调集七十万大军伐吴?

史料上虽未明确记载刘备伐吴的军队数量,但保守估计,蜀军人数不会超过10万,有学者认为是五六万。这一战,刘备几乎全军覆没,这对本就人口稀少的蜀国而言,确实是不小的损失,但谈不上元气大伤。

所以,诸葛亮北伐失败,与刘备关系不大,至少从军队规模上说,刘备的夷陵之败,并没有对后来诸葛亮北伐造成多大影响。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没有夷陵之败,诸葛亮北伐的资本也不会富余多少。

其二,诸葛亮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不是缺少兵和粮。

诚然,如果没有夷陵之败,诸葛亮将来北伐,能调动的军队肯定更多,蜀军的军事实力肯定有所增强。然而,诸葛亮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不是缺少兵,甚至也不是缺少粮,而是缺少一条畅通的粮道。

关羽丢失荆州后,蜀汉失去了从荆州北伐的机会,只能从蜀地发兵。蜀道艰难险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然而,别人难以攻进来,自己也难以杀出去,诸葛亮五次北伐,至少有两次是因粮草不继而退兵。而粮草不继的原因,不是缺少粮食,正是缺少畅通的粮道,导致粮食无法及时运送到前线。

其三,诸葛亮性格持重,难以出奇制胜,劣势逆袭。

第一次北伐期间,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建议由他率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突袭长安。然后诸葛亮大军可趁机“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便可一举平定长安以西。然而,诸葛亮认为魏延的计划过于冒险,并未接受。

我们且不说诸葛亮以魏延的计划行事,能否取得胜利,但从诸葛亮断然拒绝魏延的奇谋,可知他性格谨慎,不喜欢出奇制胜,喜欢步步为营,稳打稳扎,有备无患地层层推进,所以他决定,“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

稳打稳扎的战术不能说一定存在问题,尤其是当自身硬实力足以与敌军抗衡时,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战术。然而,蜀军的整体实力并不如魏军,如果想取得北伐的胜利,就非得出奇制胜不可。稳打稳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和魏军打消耗战、拼国力,蜀国能拼得过魏国吗?

其实,自关羽丢失荆州,使得蜀汉国力削弱,又失去北伐的通道,无异于被困在道路崎岖的蜀地,便基本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所以,蜀汉未能一统天下,与刘备夷陵之败的关系不大,甚至与诸葛亮的关系也不大。换一位比诸葛亮更出色的全能型人才接手蜀国,恐怕也难以摆脱国力弱小、蜀道艰难的劣势而逆袭,除非蜀汉拥有萧何那样的后勤天才和韩信那样的军事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