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年的传说,身为一国之君,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心系水患,不畏艰苦,历经百般磨难,终于将黄河水脉疏通,使其不再对沿岸百姓造成威胁,可以说,大禹是一代明君的典范。然而,夏朝的历史却不被世界所承认,在确凿的文物证据面前,史籍上的任何文字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到了后来,甚至连大禹治的“水”,都被怀疑不是黄河。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尧当皇帝时,黄河水泛滥成灾,汹涌的黄河水漫过河堤两岸,淹没无数的庄稼和房屋,造成百姓流离失所,带来了严重灾害。于是,为了消除水患,尧便召集了所有大臣,共同商议治水之策。这时,所有人都向尧推举了鲧(皆曰鲧可),鲧在部落中声望很高,若是有他出手,相信水患很快就会平复下来。
于是,尧听从了群臣的意见,任命鲧为治理水患的领头人(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不过,虽说在《史记》中,鲧是尧的下属,但是在《山海经》中,鲧就不是尧的臣下了。据《山海经》记载:“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于羽郊。”可以看出,鲧乃是天上的神仙,就像后裔一样,他之所以会下到凡间,只是为了帮助百姓治理水患。
不过,他的下界却没有经过天帝允许,这是他的个人行为,日后必定会遭到责罚。况且,他下界时还偷走了一件宝贝——息壤。息壤是一块神土,可以催生出无尽的土壤,用它来治理水患再合适不过了。遗憾的是,虽说鲧的初心是好的,但是他的行为却引发了预料之中的悲剧。无论在哪本书之中,鲧最终都没能治理洪水,他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使洪水越抬越高,酿成了与之前一样的恶果。
鲧死后,大禹承担起了治理水患的重任,可是他采取的,却是一种与父亲完全不同的疏导方法:引流。他每到一个需要改道的地方,就会发动当地的部落一起施工,他与百姓同吃同住,同甘同苦,积累了不错的名声。13年之后,大禹彻底驯服了水患,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嚣张气焰,缓缓向东流去,而那些曾经被水淹没的庄稼,也在劳动人民的手上重新焕发了往日的光彩。
几千年来,大禹治水的传说流传了一代又一代,直到今天,它依然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可是,中科院教授孙卫东却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根据《山海经》记载,也许大禹治理的河流不是黄河,而是尼罗河。原文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河流源头的描述: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可以看出,这条河流对应的地势是南高北低,完全不符合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而尼罗河途经的地势,却与书中记载不谋而合:白尼罗河先向北流数百公里,经过一个“几”字型拐弯后再向南流,最后注入维多利亚湖,也就是书中所载的“渤海”。不过,关于《山海经》一书的真实性,学界一直没有定论,有的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有的却虚无缥缈,关于大禹治理的水是否为黄河,还有待进一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