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信访局驻淳化县十里塬镇曹村第一书记杜大刚:被乡亲们亲切地称呼为“杜老汉”

2020-07-16 21:01:39 作者: 咸阳市信访局

第一书记杜大刚访贫问苦

咸阳信访局驻村工作队研究扶贫工作

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文/图)咸阳市淳化县十里塬镇马家便民服务中心曹村,这几年扶贫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有效,短期的黄花菜、红薯种植,猪、羊、兔子的养殖;长期的双矮苹果种植。曹村77户贫困户年人均收入由2016年的2200元增长到现在9000多元。

这一切离不开咸阳市信访局驻曹村第一书记杜大刚的多年来的辛勤努力,他被村民亲切地称呼为“杜老汉”,不是他老,而是他在担任第一书记这些年来,为当地村民和群众扑下身子服务,解忧,全心全意忘我扶贫的干劲作风感动了大家……

“杜老汉”这样说,这些年来在脱贫攻坚战中,像杜大刚这样舍小家、顾大家,扎根基层农村,凭自己的努力探索和失败汗水来攻坚扶贫任务的“杜老汉”很多很多。

杜老汉有很多让人感动的扶贫故事值得去讲,而杜老汉却谦虚地说,“扶贫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一种民生福祉工程,在扶贫路上各级人员都在齐心攻坚,我和我们咸阳市信访局是这场攻坚战的一份子,作为一名党员,我永远牢记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让曹村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我觉得我很幸福。”

7月10日一早,古城西安还在炽热和朦胧中,《阳光报》记者就驱车前往咸阳市淳化县十里塬镇马家便民服务中心曹村,去采访咸阳市信访局驻曹村第一书记杜大刚的扶贫事迹。

在村委会办公室迎接记者的几人衣着朴素、乡语乡音,看不出哪位是第一书记。当一起随同采访的咸阳市信访局一名干部介绍说,这位就是信访局驻曹村第一书记杜大刚时,记者为之一惊:泛白的头发,身穿一件简洁T恤衫。蓝色的裤子从脚往上挽了几折,一双略带泥土的白色运动鞋,看到记者连忙上前握手。记者的手被杜书记粗糙有力的手重重地握着,记者从他泛黑的脸上看到了刚毅和风霜,他充满自信又含笑的眼睛看着记者,连声说着欢迎!这就是牢牢粘在曹村五年不走,敢于探索,不惧失败,年近六旬的咸阳市信访局副调研员杜大刚。

贫困户吴顺气真的“顺气”了

寒暄几句记者准备随杜书记去贫困户家中,路上曹村的武主任同记者同车,他笑着说:“杜大刚来曹村五年多了,年龄也50多岁了,加之从来我村之后,对全村7个小组278户村民和77户贫困家家户户走遍了,吃住都在村民家中,慢慢村里男女老少都熟悉他了,年龄也在哪里放着,老杜人也随和叫名字不够尊敬。就亲切地叫他‘杜老汉’,杜书记也见怪不怪了,入乡随俗,你叫他就答应了。”

说话间就来到曹村贫困户吴顺气的家门口。这是个敞开的农家院子,房前的果园里还挂着青青的苹果,晚熟的血桃挤堆在一起,红艳艳不由叫人起馋意,前院盖了三间很“洋气”的圈舍,顶是彩钢瓦,舍内做了硬化,建成有高低区分的人羊分离的饲喂平台,外面还有半开放的活动圈直通舍内,很科学又人性化。今年50多岁的吴顺气自小患了小儿麻痹,是个残疾人,和83岁的老母亲在一起生活,前些年家境贫寒条件差,吴顺气因产业不对路,做啥都不太顺。“杜老汉”来了后多次到吴家去聊天交谈摸索情况,发现此人虽然有点残疾,但脑子活,点子多,还能吃苦,是贫困户中的“能人”。结合曹村有养羊的传统和销售渠道,鼓励吴顺气发展养殖。

2018年下半年,吴顺气在“杜老汉”建议支持帮助下,一次购进优质莎能羊11只,并建了圈舍。经过一年多的勤劳饲喂,现在已经自繁到25只之多。羊奶、商品羊都是吴顺气的稳定收入。今年吴顺气还种了三亩双矮苹果,三年之后就能上市变现。说起这些,卧病在床的吴顺气激动地坐了起来,说了许多感谢“杜老汉”的话,最多的就是“杜老汉”的鼓励让他胆大了,有信心了,敢干了,真正地气顺了。

准备离开吴顺气家时,天开始下起了雨,渐渐的雨越下越大。记者随“杜老汉”一起前往贫困户王世怀家。王世怀今年66岁,老两口和大儿子一起生活,老伴有严重高血压和脑梗,两年前的今天老两口还住在深壕中的土窑里。

“杜老汉”上任第一书记后常常风里雨里走家串户,了解村情户貌。那年精准识别时,“杜老汉”发现王世怀老两口还住在土窑中,且老两口又患有疾病,儿子也因病切除了脾脏,“杜老汉”了解后,自费带着王世怀及家人去咸阳看病,情况反馈到咸阳市信访局,郭鹰局长将此户作为自己的包扶对象和“杜老汉”一起想办法,很快王世怀老两口四十多平方米的砖房建起来了,窗明几净。

在“杜老汉”的帮助下,王世怀和儿子在家发展种养产业,种了花椒和六亩双矮苹果,养了29只羊。当问到今后的脱贫状况时,王世怀的儿子说:“照现在的样子今后会一年比一年好,有苹果花椒的产业支撑,返贫更不可能了”。

“杜老汉”讲他的“扶贫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