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李宏 光明日报通讯员 黄明珠
“你看这一天,还没走几家就已经四点半了。我准备再去8组的刘永风家看看,上次送他的高血压药应该快吃完了。”进入汛期,重庆市垫江县高峰镇红星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杨刚琼依然没有停歇,每天在雨中奔走,忙着为村里老人、孕产妇和慢性疾病患者送医送药。
杨刚琼步行入村。光明图片
一个背篓,装满了药品器材和健康宣教资料,再加上一根打狗用的木棍。每天,杨刚琼就背着这个“简易医疗点”在村里四处巡诊。村里有子女常年不在家的老人,也有失独老人,杨刚琼总要上门瞧上一眼才放心。她还常常自掏腰包给有困难的村民送药品,耐心叮嘱该怎么服用后才离开。
1964年出生的杨刚琼,如今已在基层医疗战线工作33年。她每天忙个不停,有时深夜接到村民电话,爬起来背上背篓就走,从不迟疑。
“我们都叫她‘背篓医生’。一天按10公里路算,她33年等于走了12万公里。”在村民吕小平心中,“杨医生太不容易了”。
杨刚琼还记得,刚到红星村时,村民预防意识淡薄,开展计划免疫工作难度很大。她就逐家逐户核实登记、宣传引导,家长们慢慢改变了观念,按时带孩子去免疫接种。
走在乡间,不时有村民和她打招呼。“早些年进村,拿木棍打狗,后来哪家哪户的狗都不咬我啦,连村里最凶的大黑狗看到我都要摇尾巴。”如今,杨刚琼把木棍当成了拐杖,支撑着疲惫的身体。实在累了,就坐在路边靠着背篓眯一会儿。
“现在就医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可走村串户的形式不能丢。这种方式尽管原始,但对村民的呵护是最直观的。我年龄大了,心里的想法也简单:有泥土的地方才有根,每天踩在熟悉的土地上,心里才踏实。”杨刚琼说。
“新年大吉别乱跑,感染肺炎不得了。新冠肺炎会传染,预防好,可避免。”疫情期间,这套杨刚琼自编自创的防疫顺口溜,每天都在红星村的羊肠小道和山坡丘陵间回响。
最忙碌的那段日子,杨刚琼常常忘记吃饭。她与镇卫生院的同事挨家挨户摸排、测体温、录数据、发宣传单,在红星村累计排查、宣教、测体温5000多人次,全村无一人感染。
“以前村卫生室条件简陋,消毒得用锑锅烧水煮。近些年,在县卫健委帮助下,我们配备了诊断床、观察床、西药柜、简易呼吸器等器材设备。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储备更全了,一般的小病我都能搞定。”杨刚琼笑呵呵地说,“我也算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见证人了”。
“回想来时,谁还不是花季少年?没想到一干竟是30多年。现在,国家正下力气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这离不开村医的推动配合。国家需要我这种有经验的老村医,更需要热血朝气的年轻村医。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的队伍,走进新农村,共建新时代。”在日记本里,杨刚琼这样写道。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春雷、周仕兴、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28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