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壁画化作音符,把敦煌唱给你听,谭盾为什么要作《慈悲颂》?

2020-07-28 23:38:08 作者: 将壁画化作音

在创作过程中,谭盾对壁画故事中的诸多细节进行了改写与重新编排,提炼人物个性,用最接地气的音乐来表达。诚如创作最初就本着“为众生而作”的理念,这部作品中或许有高难度的技巧表达,却没有艰涩的音乐语汇:“既然是写给老百姓听的音乐,就要用他们喜欢的旋律和节奏,要能走进他们的心,引发他们的共鸣。”

图说:上海夏季音乐节闭幕音乐会海报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东方哲学

五年来,为创作《慈悲颂》,谭盾15次亲访敦煌采风,反复浸润于这堪称世界最伟大的文明圣地,于深藏石窟的绝美画卷中寻找灵感,他跑遍藏有莫高窟经典古籍的博物馆,尝试透过还原古籍中所载古谱,并在世界范围内苦心寻回敦煌散失在世界各地的经文、手稿、乐谱,用交响乐的方式,将壁画中所要传递的精神和情感,谱写成旋律。

作品运用大量佛经和中国古典诗词,用中文和梵文演唱。在音乐创新上,大胆采用了许多非常规乐器,不仅复制出敦煌古琵琶、奚琴等中国古代传统乐器,更精心习得敦煌古乐反弹琵琶的技能。整部作品饱含东方哲学和禅意之美,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敦煌艺术在世界上卓越的文化影响力。

创作《慈悲颂》时,疫情尚未爆发,可如今再品,作品中蕴含对自然的敬畏、对文化的景仰,仿佛是种警醒,亦是心灵的抚慰。“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有感召力,比如对慈悲善良的信仰,这在其他很多文化中都能找到相通之处。”谭盾说:“我创作《慈悲颂》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不要有战争、不要有灾难,唤起所有人去追寻我们共同的目标,爱大自然,爱我们人类自己。”

(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