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如今也有一位水利工作者,他的家离办公室不到500米,汛情发生以来,他不是在河堤上巡堤查险,就是在农田里指导排涝,多次上演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他就是湖北天门市渔薪水利管理站站长李洪学。
李洪学是一名老水利人,自1984年进入水利系统以来,他在这一行业坚守了36年。今年3月下旬,李洪学的防汛工作就已经开始了。“每一处堤防,每一栋建筑,每一处险工险段……任何一个小细节都有可能关系到防汛工作的成败。”他片刻都不敢放松,趁着汛期来临前沿着渔薪镇各河道、沟渠徒步80余公里,对堤防、险工险段、水工建筑物进行了细致地检查,当好该镇防汛工作的“参谋”。
在李洪学的建议下,渔薪镇对陈旧老化的排涝设施进行了全面检修,对堤身低矮地段进行了整险加固,同时,还制定了防汛应急预案,准备了木桩、编织袋、钢丝、雨衣、雨鞋等应急物资储备,为防汛渡汛做好准备。
随着汛情日益严重,李洪学毅然奔赴一线,指导各村抢排积水,对多个泵站逐一现场指导关闭闸门,防止河流因水位差倒流进村组灌溉渠。同时,在高水位期间,李洪学每天吃住在堤上,及时将最新的水情雨情报送给渔薪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为指挥部的决策部署提供参考。
6月29日早上6点多,天刚蒙蒙亮,李洪学接到紧急报告:张蔡泵站出现了故障,无法抢排涝水。张蔡泵站关系到张蔡、万董、董塌等几个村上万亩农田的灌溉排涝,是渔薪镇一个重要的泵站。接到报告后,李洪学第一时间与市机电排灌总站联系,与技术员一起前往现场维修,在当日早上9点将泵站维修好,确保农田里的积水顺利排出。李洪学拿出手机一看,里面有妻子的未接来电,他这才记起来,他要在上班前送妻子到城区给孩子送衣服,“你自己想办法去吧,我要去村里指导排涝了。”跟妻子通完电话,李洪学赶紧前往下一个村。在堤上、在农田里、在险情处……李洪学的身影始终活跃在防汛抢险第一线,先后发现并及时处置了朱文台村通村公路路肩滑坡、灰市村道路塌空、毛桥河水流逆回等险情及隐患。
7月2日,受天门河高水位的顶托,毛桥河出现水流逆回险情。早上5点多,李洪学接到险情报告后,立即赶到现场,他来回在堤上巡查,最后发现在倒虹管出口处有一个管涌旋涡,向镇指挥部汇报后,他立即指导该村干群进行抢险,在下午5点将此处险情处置完毕,保证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开展防汛工作以来,难以预测的突发性工作,使得李洪学无法按时作息和饮食,导致本就有低血糖的他常有头晕心慌的症状出现。多年来,由于历史原因,曾搬口村、解场村4500多亩农田排水不畅,群众意见较大,也成为了李洪学的一块“心病”。近日,渔薪镇决定在增搬口村开挖一条长120米的沟渠,彻底解决两地排水不通畅的问题。收到任务后,7月15日一大早,李洪学带着设备,前往施工地测量高程、计算土方量,“必须赶在下一波降雨来临前完工。”李洪学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直到头晕心慌的症状出现,他才意识到自己因为误了饭点导致低血糖又犯了。在李洪学的指导下,17日晚,这条沟渠终于顺利完工,在下一轮降雨来临时派上了大用场。
当洪水来袭,他的足迹踏遍河堤;当险情出现,他的身影突击向前。如李洪学一般的水利人用不懈的坚持、果敢的行动,生动诠释了大禹治水的精神,彰显了当代水利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