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三个奋斗脱贫的暖心故事(决胜2020)

2020-08-03 07:02:32 作者: 万安,三个奋

图为万安县高陂镇田北村。

唐兆金摄

“笑一笑!”每次拍照前,摄影师都会对镜头里的人说这句话。甜甜的笑容挂在脸上,幸福感洋溢在镜头里。

在江西万安县,这个井冈山脚下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我看到很多令我难忘的笑容。那些苦尽甘来的微笑,发自心底的微笑,定格在我的镜头中,也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郭斌说,2006年3月,是他人生重要的分水岭。

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郭斌,是万安县高陂镇高陂村的农民。原本妻儿在侧,父母健康,自己能干,家庭和睦,小日子过得不错。

然而,这一切在2006年3月发生了变化。

那一天,在北京务工的郭斌,不慎从脚手架高处摔下来,造成脊椎断裂。辗转各大医院医治,花了许多钱,虽保住性命,但从此半身不遂。

债台高筑,家境骤寒。父母年事高,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郭斌一家,一筹莫展。

此后,郭斌的心情始终暗淡。他不愿说话,不愿见人,不愿出门,甚至连门外的青山绿水,也不愿意看一眼。春天来,屋檐下,燕子叽叽喳喳叫。以前他觉得喜气,现在只觉得喧闹。

因为这次变故,郭斌一家成了高陂镇的贫困户。

想脱贫,就要找到因地制宜的脱贫之路。而在万安,确实有一个“传家宝”,历史悠久,口碑甚好,好好发展,说不定就是带动脱贫的好路子。这是啥?万安农民画。

万安农民画,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兴起,延续一千多年。其画色彩艳丽,构图奇美。而万安县田北村,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若借势打造成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村,实现绘画和旅游的充分结合,说不定就能闯出一条路来。

说干就干。短短两年时间,田北村这个深山里的村子,通过精心设计,认真打造,容貌焕然一新,整个村庄如画一般。越来越多的农民画画家来到这里,寻找艺术滋养。江西乃至全国的游客络绎不绝地往来于田北村。他们都想成为看画的人,更想成为画中的人。

艺术村的建设,美了乡村,也富了百姓。

郭斌所在的高陂村,临近田北村。当地人知道他家的困难情况,也同情他的处境。于是镇政府把田北村景区门口的一家店面盘下来,主动找到郭斌,邀请他做这家杂货土产店的老板。

郭斌十分惊讶,也心生犹疑,是不是真的能做好这件事,心里没有底。但工作人员的鼓励和帮助,让他感动不已。郭斌心想,还是要勇敢地去试一试,万一成了呢。就这样,郭斌坐着轮椅出了家门。

一进田北村,郭斌惊叹不已。从小熟悉的田北村,如今像画一般:砂石路变成了水泥路;旧房变成了展览馆、画家工作室、民宿。村庄的墙上,到处是鸟飞鱼跃、稻浪翻滚,到处是浓墨重彩、姹紫嫣红。村民们脸上满是幸福与喜悦,就跟从墙上的画里走下来一样。

郭斌被眼前的“画面”感染,内心倍感振奋。虽然因脊椎断裂手指不灵敏,可是双手还能动,脑子还能转。他来到田北村景区门口的店门,往空空的柜台上摆上了土蜂蜜、豆腐乳、辣酱、养生酒……

每天清晨8点,郭斌雷打不动地从家中摇着轮椅出发,怀着满腔热情经营着这家小店。随着田北村的名气越来越大,游人越来越多,小店的生意也愈发红火。这让郭斌一天天充实起来。最关键的,是他感到了一种新的希望。一年下来,他的小店获利一万多元。那一刻,村民们看到了久违的一幕——舒朗的笑容,挂在了郭斌的脸上。

好消息还不止这个: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他的妻子冯凤香也在景区当了一名保洁员,每月有固定收入一千八百元。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们家还发展了柑橘种植、鸡鸭养殖等产业……

经过几年奋斗,郭斌家脱贫了。一位摄影师给他拍了一张照片。郭斌的脸上,曾经的阴郁一扫而光,笑起来就像田北村墙上画里的人一样。

张公斌、张治敏兄弟俩的故事,在万安县窑头镇广为流传。兄弟二人是万安县窑头镇横塘村村民。哥哥张公斌,今年五十四;弟弟张治敏,比哥哥小十岁。

多年前,张公斌因股骨头坏死,双腿瘫痪,失去劳动能力,生活顿时陷入困境。母亲年迈多病,父亲去世多年,如何安置自己的兄长,成了摆在张治敏面前的难题。

有人劝他说,稍稍接济一下哥哥的生活,尽了做弟弟的义务就行。毕竟你的日子也不宽裕,照顾哥哥,日子会更难。

可张治敏心里清楚,大哥有难,弟弟不能不管。他告诉哥哥,自己有一碗吃的,就会给哥哥半碗。自己能穿暖和,就不会让哥哥冻着。

张治敏挑起了扶养哥哥的重担。他到处打工挣钱,维持家庭开销。然而打工收入有限。虽然张治敏付出很多努力,但家里状况依然不好。

他们成了横塘村有名的贫困户。

辗转到了2014年。万安县大规模地实施产业扶贫举措,推出按种养殖规模给予相应资金奖励、技术扶持等一揽子政策。张治敏感到时机来了,毅然回到家乡,与哥哥一起,在自家门前创业。哥哥腿有残疾,但兄弟俩有两双比谁都不差的手。如今政策好,为什么不抓住时机,拼上一回?

经过一番商议,兄弟俩决定一起发展脐橙产业——气候条件、土壤环境适宜,市场销路不错,也是当地特色产业。

在村民的帮助下,兄弟俩开垦了三亩荒山种脐橙。弟弟挖树窝,哥哥给他送茶水;弟弟往树窝里填肥填土,哥哥就拄着拐扶住树苗。回家路上,弟弟背起哥哥,一路说着对未来的憧憬……

种脐橙需要资金,钱是大问题。专门负责对接他们的帮扶干部,得知他们的困难,立刻为他们争取到由县财政贴息的五万元小额信贷。

种脐橙也需要技术。帮扶干部专门联系县、乡农技专家上门指导。村里还有科技带头人,碰到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去请教。

从三亩脐橙到后来的二十亩,再到养殖肉牛和鸡鸭……兄弟俩迸发出了巨大的创业热情。他们每年的收入接近十万元。他们用挣下的钱,盖起了一栋崭新的房子。

我将镜头对准张公斌、张治敏的时候,兄弟俩正在分别给脐橙树剪枝,神情十分专注。果园不远处,是他们的新家。那栋三层楼的新房,就是他们勤劳致富的有力证明。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