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香是有钱人玩的,是闲人玩的。但是香文化并不是这样,宋代就有焚香点茶的文化渊源,古人都用熏香祛晦。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重要部分。”
张坤经常公益开讲香文化,他去过中央美院开讲,经常在岛城的雅集里普及香道,如今在夜市里,他也能在人群里“聊”出识香人。“文化属于大众并非小众,文化自信就是让更多人接触到文化,让大众更多去认识文化,形成文化自信。”
琳琅满目里,牵着文化的魂儿
创意珠串,奇巧木作,酷器潮玩,回流美物,陶瓷茶器,古董摆件,创意植物,个性首饰……古早市集的夜场在星光与灯光掩映下琳琅满目。
家住上海路的娄女士在朋友圈见朋友发了一条逛夜市,开上车就来“淘宝”,“我本来就喜欢小文玩,爱好收紫砂壶。”娄女士先是买了两个收纳筐,就一路淘上了手工布包、小饰品,并且跟着摊主逛进了文化城的店里,看起来紫砂壶。
“就是感觉朋友发的这个夜市跟别的地方不一样,来逛一逛,没想到真的有收获。”娄女士还在市集最北头的摊位,买到了摊主用黑茶煮的茶叶蛋。
“真正的茶叶蛋不是用酱油煮的。”摊主是个大个头的青岛小伙儿,名叫王云飞,正式的职业是茶叶店老板,很敞亮的店面就在他小小的摊位后面。“茶文化首先是养生文化。”
王云飞说,正宗黑茶煮的山鸡蛋,加上他配置的独家香料,保证健康好吃。他透露自己是有厨师证和面点师证的,“正八经儿研究过吃食。”茶叶蛋锅旁边,还摆着王云飞儿子的进口4段奶粉罐,配着正宗台湾高山茶,他还制作无添加奶茶售卖。
“其实成本多高、赚钱不赚钱我没多考虑,我主业还是卖茶叶。”说起茶叶的种种文化,王云飞很是能聊。聊着聊着,摊位旁边的爵士小乐队奏起了王云飞熟悉的歌,拿起话筒,他就成了乐队主唱,“我大学时的专业是美声。”
与王云飞这种斜杠文艺摊主不同,古玩店老板黄旭峰可是业内资深人士,不仅在青岛、北京有门店,还是许多拍卖行的卖家。“我觉得地摊挺好,古玩最早都是地摊啊。”黄旭峰说青岛最早的古玩地摊在第六公园,那时候地摊就是玩家“淘宝”的市场。“现在这样的地摊我们更多是放一些文玩来卖,图的是有意思。东西不贵,大家就是逛到哪儿就顺手买个喜欢的小物件。”有趣的是,黄旭峰的拍卖行拍卖图录,也成了地摊上的抢手货,“还有专门找来订书的。”
“摊主首先是艺术家、是文创创造者。做文化首先要自己娱乐自己,才能娱乐别人。”孙怡介绍,古早市集有一个170多个摊主的群,每个周五开始接龙“抢占”70个摊位,古早团队也有意识地寻找有意思的摊主,“每期都有新的惊喜。”比如周边社区的中医来推广“小儿推拿”和小中药,俄罗斯芭蕾舞教师来摆摊招生,甚至小学生自己的水彩画也会得到一个摊位。“我们只有周六开市。”孙怡坦言周边有四五个地摊夜市集结地,与其它夜市天天开业聚拢摊主和客流量不同,古早市集的“每周一市”有短板,但因“不一样的烟火气”与众不同。“面向普通市民的同时,古早市集坚持文创、文玩为主。”形成鲜明的标签,培养个性市场。孙怡说大家讲究文化自信,老百姓都想知道老祖宗的东西是怎么回事儿。比如喝茶的时候怎配糕点,用的器具是怎么呈现的?这一切,都有可能在古早市集的夜市地摊里出现,“地摊并不廉价,有文化传统,也有艺术创造。”
“有音乐,有好吃的,有好玩的。所有新奇的东西,就组成古早市集的夜市地摊文化。”孙怡说,“市集跟文化城一样慢慢培养,我们不着急。像把玩古玩一样,越把玩越圆润。”
来源丨 记者 贾小飞摄影 孙立
编辑丨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