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郭玲 8月22日,由《小康》杂志社主办,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的“2020中国社会治理与全面小康研讨会”在北京国谊宾馆召开。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研讨会上,在全面小康乡村治理案例分享环节,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党支部书记潘柱升分享了紫南村在乡村振兴以及乡村社会治理中的基层探索与实践。
潘柱升发言 摄影宁颖
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的紫南村,本地户籍人口6800多人,外来人口7200多人,为了推动社会治理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综合,紫南村用“紫南没有外地人,大家都是一家人”的朴素理念,力求画好辖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
潘柱升介绍,紫南村辖区内共有61家企业,村委会和辖区企业原则上说是土地和物业租赁的经济合同关系,彼此之间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和依附关系。但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周边的农村,紫南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和物业出租,因此地方产业是否兴旺,不仅在于招商引资能否引来优质企业,还在于把企业引来后它的生存发展是否顺利。“我们把村委会和企业的关系定位为‘鱼塘和鱼’的关系,我们村好比一个鱼塘,引进的企业好比鱼塘里的鱼儿。在同一个鱼塘里,一两条鱼儿活不好,是鱼儿的竞争力出了问题,如果是整塘鱼都活不好,那就是鱼塘的‘水’有问题。这个‘水’就是我们能否画好这个‘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
为此,紫南村做了很多尝试,例如与辖区企业“两新”党组织成立联合党委,组织辖区企业员工和紫南村民一起开展文体活动,为辖区企业员工购买“二次医保”,把公共文化设施向辖区企业员工免费开放,在辖区企业员工中评选“优秀新紫南人”,在疫情防控期间村委会和企业相互支持抗疫物资等等。借助这样的尝试,在紫南村,村委会和企业之间的良好关系、户籍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友好的关系,正在转化成一种积极的乡村社会治理效能。
经过多年发展,2019年,紫南村各类企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亿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15亿元,村民人均分红1.12万元,由于劳动力充分就业,村民收入渠道拓宽,有集体分红、工资收入、经营收入,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0万元。
在实现了“物的现代化”后,紫南人又开始在“人的现代化”上下功夫。早在2016年,紫南村就提出“文化立村、文化兴村、文化强村”,打造“仁善紫南”品牌的发展思路。4年来,紫南村投入3000多万元,提升改造文化设施,组建了12个文体艺术协会,每年组织村民开展红红火火的文化体育活动,连续五年打造了一系列文化品牌,不断弘扬好人文化,培育文明乡风。以“仁善文化”塑形铸魂,提升村民整体素质和思想境界。如今的紫南村,无论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还是文化建设、文明素养,已经蝶变成一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迈向城乡融合一体化的现代化先行发展村。
在研讨会点评环节,央视农村农业频道《新农派》总导演周莉芬表示,即将播出的《新农派》节目最重要的一个定位,就是反映中国的乡村振兴,其中重要的部分就是反映乡村治理中的各种先进理念,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在美丽乡村,聚焦在真心实意为人民满意去做“共建共享共治”的乡村带头人以及他们的村庄故事,“我们有义务去挖掘这样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