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今天除了是七夕,还是这个重要的日子吗?

2020-08-26 20:10:10 作者: 你知道今天除

2020年8月25日是第四次全国“残疾预防日”,活动主题为“残疾预防,从儿童早期干预做起”,人民网和中国残联分别发表微博,强调尽早干预是自闭症康复的关键。

自闭症的训练越早越好,终生都有训练价值。

6岁以前是黄金干预时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只要方法对,孩子的进步会很大。

根据相关统计,我国智力及精神残疾人口总数量接近2000万,就业比率不足一成。

成年自闭症患者没有被“治愈”或者“消失”,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被“圈养”在家里。

其实只要早期干预及时,自闭症患者完全有机会过上常态生活,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01 早期条件有限

虽然早在一战之前,“自闭症” 这个形容词就已经被德国的精神病医生厄根·布洛伊勒(Eugen Bleuler)发明出来,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形容词仅用来描述严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之一,直到1943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才首次提出孤独症的概念。

在中国,1993年才有了第一家自闭症服务机构,截至2016年9月底,在中残联注册的自闭症服务机构共1345家,其中近50%的机构由家长特别是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创办。

因此有许多自闭症谱系儿童遗憾地错过六岁之前的黄金干预阶段,直到成年仍然无法自主生活。

02 家长心态

很多自闭症家庭都在独自承受着因为自闭症孩子所带来的痛苦与折磨,他们似乎无处倾诉,也没有正常而顺通的渠道供他们宣泄心中积蓄的苦闷和抑郁。

有些甚至会一味地把孩子“隐藏”在家中,生怕邻居、朋友甚至其他亲戚知道自己的孩子是自闭症。

表面来看,这是一种保护,但是长远来看,却极易形成一种误解甚至猜疑,从而让孩子在过度保护中丧失接触社会,被社会大众理解和包容的机会。

据《中国孤独症家庭需求蓝皮书》调查显示,43.8%的家长不能较快地接受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的事实,能较快接受这一事实的家长占比24%。有44%的家长不愿意让公众知道孩子得了自闭症,36%的家长不确定,仅有20%的家长愿意让公众知道孩子得了自闭症。

近年来,随着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社会对于自闭症的认识不断增强,自闭症的确诊年龄越来越小,确诊率越来越高。

轻度的自闭症孩子在训练之后完全可以拥有独立生活学习工作的能力,重度的孩子也能够显著改善。

对于大龄自闭症患者,如今已有不少机构在积极探索支持性就业服务和全生涯服务体系,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相信未来一定能够越来越乐观。

对于家庭来说,应该早发现,早干预,

对于社会来说,多包容,多理解,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