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荃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泺源书院立体图画,一个书声琅琅、草树葱茏的书院如在目前。今仍有学者呼吁重建泺源书院,缪荃孙的这篇小序,可谓是一幅详细的建筑“三维立体图”,对于重建泺源书院而言,《泺源小志》可谓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后院极为清幽,缪荃孙任教时就居住在此。文末他注明了辑录《泺源小志》的原因,大抵因为离开书院后“与诸生有雅,故翳桑一宿,久而不忘”之故。
《泺源小志》内页图片来源:《大学图书馆学报》
“延伸阅读”
辑录书院条规和吟咏诗作
“条规”部分,缪荃孙辑录了包括书院经费来源、学生课业以及招生情况等内容。
如“书院经费,雍正间恩赏银千两,续经公捐银六千两,俱交历城等九州岛县当商生息,岁解济东道库银一千五百余两”。缪荃孙还记录了那时在书院就读的学生所领的津贴数量。“向例,正课在院肄业者,每月给膏火一两九钱五分,今给银三两;其正课在外肄业者,仍照旧给银一两。”膏火,旧指学校、书院发给学生的津贴费用,清朝时国子监及各省府、州、县学并各地书院,都按时发给学生一定的膏火。肄业在这里则是指“修习课业”。
给学生提供了条件优渥的就读环境,书院对学生的课业也有严格要求。“书院应严立课程,以杜浮伪。嗣后饬令诸生,将所读经书诗文,每人各订一册,逐日填注,送监院官标识;五日一次,呈掌教查考;每月终,汇送济东道察核。”倘若学生中有行为不端者,“凡诸生中有自居不肖、包漕包讼、聚赌宿娼者,为吾党罪人,虽文有可观,概从摈斥,以端士习。”
《泺源小志》第三部分,缪荃孙辑录了66首诗作,旧作诗收刘藻、桑调元、何绍基、马履泰4人共8首诗。4人中除刘藻外,其他3人均曾任泺源书院山长。其中马履泰的诗作《泺源书院五咏》分别为:《华池》《垂柳》《苇荡》《鳌簪石》《铁狮峰》,作于嘉庆元年(1796年)。
光绪十七年(1891年),缪荃孙在泺源书院授课时,“华池未改,垂柳依然,苇荡摇青,鳌簪滴翠,桂未谷老人书‘铁狮峰’三字矗立院中,而铁狮已陷入土,仅存行迹,不成峰矣!”缪荃孙忆念马履泰时期的“泺源书院五咏”,遂命在院诸生重赋此五物,所以诗作中很大一部分是诸生咏“泺源五物”。这些诗作包括高密单步青、菏泽王世仁、安邱马福海、即墨黄象轼等11名学生的30首诗。
缪荃孙后又提出“泺源新五咏”,即古槐、蓍草、秋水亭、芙蓉池、明都指挥使司题名碑五物,命诸生赋诗,并辑录了诸生的“泺源新五咏”诗作28首。《泺源小志》内所有诗作均为吟咏书院内之物,从这些诗作中亦可以领略到当时泺源书院的旖旎风光和浓厚的学风之气。“一丛秋色酣霜气,四面花阴漏月明。”“沿岸涨添菰叶雨,凭栏香送藕花风。”缪荃孙辑录的这些诗作中不乏可圈可点的佳句。
遗憾的是,全书并无一首缪荃孙自作诗。不过,这并不影响《泺源小志》是目前学术价值最高,也是迄今唯一一份可考的泺源书院旧志。 (记者: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