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民警易昭伟:小指纹有大用处

2020-09-01 19:16:28 作者: 刑侦民警易昭

对许多人而言,在数以亿计的指纹库中比对指纹,就像大海捞针般枯燥乏味。但在易昭伟的眼中,这些看似枯燥的指纹圈圈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今年36岁的易昭伟,是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指纹技术民警。从警13年来,他通过指纹共比中各类案件3000余件,比中全国各地命案积案30余件,过硬的技术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让他成为了全国刑事技术第八批青年人才,全国刑事技术特长专家候选人,全国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专家组成员。

易昭伟在工作中。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供图

依靠指纹技术侦破20年积案

2017年3月,在公安部刑侦局的“点名”下,易昭伟被重庆市公安局以专家身份派遣至京,参加“1995-2007宁绍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现场指纹比对工作,该系列案犯罪嫌疑人共作案7起,持枪抢劫杀害4人,共抢劫价值260余万元物品,是社会影响大、群众关注度极高的恶性案件,被公安部挂牌督办。20余年来,专案组的足迹遍布全国各省市,行程数十万公里,检验比对各类痕迹物证上千万份,查询信息数据上亿条,对该案的侦破一直没有放弃。

这次的全国专家组中,易昭伟年龄最小,资历最浅,身边都是身经百战的国家级专家,心中压力不小。对于“工作狂”易昭伟来说,解决压力的唯一途径是——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投入比对工作中。

在京期间,易昭伟认真听取案件现场勘验经过、现场勘验分析及犯罪嫌疑人条件刻画,生怕遗漏半点信息,对每一个细节都认真记录,从第一个案件到最后一个案件,嫌疑人的作案时间选择、准备、出入现场方式、实施过程、行为习惯、使用工具、遗留物品等都逐一分析串联,力争找出更多的信息点。

按照嫌疑人刻画信息,结合指纹数据库建库模型和规律,易昭伟先将嫌疑人范围缩小,为最终“一击即中”,他又对指纹特征细节点进行了上百次的调整细化。功夫不负有心人,连续工作到第三天,易昭伟终于从千万人的“海洋”中捞出了那颗“针”。随后,公安部组织参战专家共同研究,最终认定:易昭伟比对出的这个人就是隐匿了20年的系列持枪抢劫杀人犯。

这次出征,易昭伟受到公安部、专家组、案发地公安机关的一致肯定,被公安部授予个人一等功。

易昭伟在查阅卷宗。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供图

指纹比对3小时抓获犯罪嫌疑人

2012年2月的一天,夜幕刚降临,重庆市一小县城发生一命案,群众赵某被人砸死在自家卫生间内。入室杀人,手段残忍,极易在当地引发群众议论和恐慌。唯有快速破案,才能避免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现场勘验工作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痕迹物证陆陆续续地传到易昭伟的电脑桌面,每一次数据传完的叮咚声在宁静的深夜里显得更加响亮,仿佛在问“是他吗?”坐在检验工作台前的易昭伟,忘记了疲倦,目不转睛地盯着一枚枚指纹,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工作。凌晨2点半,易昭伟通过指纹比对比中了嫌疑人,他迅速将信息传送到前方专案组。从电话里,依稀听见前方仍在讨论分析案情,部署案侦工作,让他深刻感受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破案赶在了黎明破晓前。3小时后,前方专案组传来好消息,还在睡梦中的嫌疑人被成功抓获,经突审,该人对其入室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像这样的连夜比对、直接比破的案件,在易昭伟及与他做同样工作的指纹技术人员的成绩表上,还有很多很多。为了抓住那一瞬即逝的战机,加班加点、熬更守夜对于他们来说是太普通不过。但是,为群众、为破案,易昭伟只有两个字:值得。

易昭伟在工作中。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供图

创新机制让指纹比中率提升120%

作为一名刑事技术人员,缉拿抓捕不是他的强项,搞科研、解难题却是他的热爱。

面对区县指纹技术员繁重的工作任务,检验技术能力良莠不齐、数据资源不集中等难题,2017年,易昭伟和同事们摸索建立了重庆市公安局科技攻关项目“指纹‘一级比对’新机制”,该项目有效地节约了75%的警力,集中比对提升了技术员的能力,指纹比中率提升了120%。在重庆市公安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公安部首届改革创新大赛中荣获铜奖。

易昭伟创新指纹比对战法的论文《指纹逻辑分库缩小比对范围》,被《中国刑警》杂志收录;2019年他参与研究的“指纹图像质量差异性研究”顺利结题……特别是他大胆创新,敢于实践,将原有的技战法提档升级,开创的指纹追逃新“技战法”,在全国“云剑”行动中大获成功,一举比对筛选出100余条命案在逃人员线索。据此,全国各地比中信息抓获命案逃犯20人。

面对常人看上去枯燥无味的各种公式、数据、模块,以及动不动就要在机房待上几天几夜的工作模式,易昭伟却乐在其中。

今年,全国“云剑”命积案攻坚行动中,易昭伟又发起新的科技攻关——“重庆指掌纹大库自动追逃布控模块研究”,以进一步压缩在逃人员的活动空间,为侦查破案提供更为便捷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