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说话的痛,逻辑不好的心酸怎么破?让资深咨询专家来帮你

2020-09-03 00:57:10 作者: 不会说话的痛

一、学逻辑学思考的抓手在哪里?

人们曾经无数次的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做到说话娓娓道来、思考逻辑清晰,无论是在管理下属、汇报工作,抑或是书面写作、培训开发,都能有条理高效的传递出自己的思想。

思维的不可捉摸,何谓逻辑的定义模糊,使得走在这条路上的人们似乎看不到尽头。而提高逻辑性和条理性,又是一场长年累月的持久战。

学游泳可以找个教练,从肢体动作学到呼吸节奏,学下棋可以从车马象炮的走位规则开始学起,但是学逻辑学思考的抓手在哪里呢?

麦肯锡公司作为享誉世界的咨询公司,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为世界各国的企业出谋划策。其咨询顾问,都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缜密的逻辑思维。

芭芭拉·明托是麦肯锡公司第一位女咨询顾问。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她,写了一本《金字塔原理》,专门用来解决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各界人士在汇报演讲、商务公文或演示文稿等场合中的问题。40年来畅销不衰。

二、四个原则了解金字塔结构

顾名思义,《金字塔原理》当中所介绍的便是金字塔结构。即将思想归类分组,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抽象提炼、总结概括,搭建金字塔,这种方式在向受众介绍思想时,条分缕析,效率最高。

这就不得不提到金字塔原理的4个基本原则。

1、结论先行:无论是一篇文章还是一次工作汇报,最好有且仅有一个中心思想,写文章时要放在开头,汇报时也要开门见山。职场上大家时间都很宝贵,没人愿意听对方巴拉巴拉讲一大堆,半天讲不到重点。

2、以上统下:每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对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概括。

3、归类分组: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4、逻辑递进: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纵向上采用疑问/回答式对话确定思想,横向上以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方式回答读者疑问。这两种不可同时使用。

三、两种方式搭建金字塔结构

熟悉了原则,我们就进入搭建金字塔的环节。现在请大家设想一个场景,你面前是散落一地的拼图,需要尽快将其拼凑成完整的一块。你会怎么操作?

一般来说有两种做法。

拼图的盒子上一般有完成后的大图,所以你可以一边对照大图,一边拾掇碎块,一块一块的拼凑进去。这是往大的框架里填充碎块。

但假如你没找到这张大图,那么你可以把碎块当中颜色相近的数块,先拼到一起。形成一组一组的小图,然后把这些小图进一步组合形成大图。

回到金字塔结构,同样也有两种类似的做法。我们称之为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

1、自上而下法

当我们有确定的主题,也就是已经明确了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先把它写在金字塔的最顶层方框中。接着你要设想读者的疑问,他们是谁?关心什么?能否确定主要的疑问,将是衡量你这篇文章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指标。

接着,我们要写出序言。序言的作用是吸引读者的注意。虽然我们在文章中会给出读者所不知道的解决方案,但是读者只要在需要了解答案时才会愿意去寻找答案。

那什么类型的文章最吸引人?

当然是曲折的故事。

因此我们借鉴故事的写法来开头,首先要向读者说明问题的背景,任何人都不会有异议的背景。接着在这一背景中发生了某件事情,就像电影中主角遭遇了什么困境,我们称之为“冲突”,由此引出读者的疑问。

只要疑问产生,我们马上就言简意赅的给出回答。

如果这一步顺利完成,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他就会迫不及待的向往下找具体的解决方法或步骤。

在文章的主体部分,我们就要像和读者面对面一样,进行疑问/回答式的对话。最典型的结构就是,一个思想下分成三部分内容,可以解决问题的三种方法,也可以是三个步骤。

举个例子,我身边很多做自媒体的伙伴都关心阅读量。那么我们就把试着分析这个问题。首先确定观点:提高阅读量一定是有路可循的。

序言怎么写呢?

背景可以是描绘一个自媒体人为了关心阅读量,每隔几分钟就上后台看数据。冲突可以是花了大量时间提高文章质量,阅读的人总是寥寥无几。那么疑问自然是该如何提高阅读量。那么我的解决方案比如说,提高阅读量要给人以期待和好奇。

这个方案就是我的中心思想。下一层我分成三个观点。第一,文章的标题要给读者以期待。第二,文章封面图和配图要结合平台展示做好优化。第三,个人宣传时要与受众利益密切相关,不能自嗨。

那么以上我们就完成了自上而下搭建金字塔结构的过程。观点不一定正确,但整体的流程就是这样。

2、自下而上法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还没想清楚观点,无法构建金字塔结构的顶层。比如有时你无法准确确定要讨论的主题,或是尚不清楚读者会有哪些疑问。遇到这些情况时,就可以向下移动一个层次,从关键句层入手。

首先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接着确定各个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得出结论。

这样还比较抽象,还是以提高文章阅读量这个问题举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