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信息轮番轰炸 诈骗陷阱防不胜防 工信部重拳出击

2020-09-05 08:46:15 作者: 垃圾信息轮番

据工信部数据,今年一季度,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共收到的骚扰电话与短信的投诉达15万件以上。近日,工信部对各类骚扰电话、信息乱象果断出手,就《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

被不同类型的垃圾信息或电话骚扰

退订?压根没用

投诉?效果不佳

不胜其扰却束手无策

如今工信部果断出击

公开征求意见

努力还用户一个清净的网络空间

三大要点三大屏障 筑起信息安全防火墙

以下要点请查收

↓↓↓↓

三大要点

1. 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

2. 用户未明确同意的,视为拒绝。

3. 用户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的,应当停止。

规定明确,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发送端口类商业性短信的,应当确保有关用户已同意或请求接收,并保留用户同意凭证至少五个月。

短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擅自改变电信网码号用途,不得将用于发送业务管理和服务类短信息的端口用于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无正当理由不得对用户接收业务管理或者服务类短信息进行限制。

三大屏障

1. 短信和电话服务的管理平台,一旦发现存在类似问题,可以对存在此类行为的企业采取行动,包括限制或者暂停其通信功能。

2.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建立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引导相关组织或个人尊重用户意愿规范拨打商业性电话。

3. 12321受理中心负责后续的用户投诉、处理流程。

对于信息完整、准确的投诉,12321受理中心应当在接到投诉3个工作日内转送相关企业核查处理。相关企业经核实后应当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在15个工作日内向12321受理中心反馈。12321受理中心收到处置结果后3个工作日内向用户反馈处理结果。

此外,《意见》还对明知故犯的企业采取行政罚款等惩戒举措,包括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吊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而肩负管理责任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经营者,如果对此类行为不闻不问,同样要承担被警告及罚款等后果。

垃圾信息危害多 令人头痛由来已久

有人可能会说

垃圾信息和电话

我们忽略不就好了么?

然而事实上

它的危害远比我们预想的要大得多

一方面,各类毫无营养的广告信息铺天盖地,轮番“轰炸”我们的手机,严重打扰用户生活。有的用户一天就能接到数十甚至上百条垃圾信息,实在不胜其扰的,只能下载专门的屏蔽软件或干脆将手机关机。

另一方面,这些垃圾信息与电话如同信息时代的“小强”一般,难以根除,令人头疼。

想通过退订获得一丝安宁?

事情远没有你想的那个简单

这里的“千层套路”令人猝不及防

尽管一般情况下,短信会设置退订提示,如“回复“TD”或“T”即可退订”,但绝大部分时候,无论用户回复什么,广告依旧照发不误。所谓的回复退订也不过是个摆设而已。

如果说垃圾信息和电话对生活的骚扰还只是入门级,我们还可以用忽略来应对,那夹杂在各类信息中的很多诈骗、犯罪短信,则更具隐蔽性与危险性。

一般而言,构成诈骗的垃圾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伪基站”把号码伪装成来自银行、运营商等官方号码的信息,其中往往含有内藏木马等系统的链接,当用户打开该连接时,其自身信息即受到攻击和窃取,从而造成用户的财产损失。这类垃圾信息往往伪装成充值或积分兑换等形式,引诱用户进行点击。

另一类是内容信息虚假的垃圾信息。此类信息往往不含钓鱼链接,但其信息内容本身具有迷惑性。此类信息往往涉及招聘或投资资讯,通过引诱用户参与招聘或投资谋取非法利益。

例如今年8月,浙江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了一起特大网络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以发布虚假抖音兼职从业者的招聘信息、收取兼职者会员费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行骗。诈骗金额达3.16亿,被害人近200万。

以上的例子只是网络虚假信息所造成的网络诈骗案件的冰山一角,而在我国,通过这种形式进行的诈骗每年都造成极大的经济及社会危害。

据公安部的数据,截至2019年11月,全国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1.8万起,同比上升62.7%;抓获嫌疑人9.9万名,同比上升135.6%。由于犯罪成本低廉、波及范围广泛,以虚假信息及来点为载体的网络诈骗以成为当今社会必须严厉打击的一大社会毒瘤。

这也使本次工信部的重拳出击显得更加必要。

天下苦此久矣 却为何总是屡禁不止?

事实上,能够对垃圾信息进行举报的12321网站早已成立,但此类乱象却始终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