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放死囚回家一年,约定秋后再问斩,一年后他做了个大胆决定

2020-08-28 12:20:32 作者: 李世民放死囚

引言:我们中国人向来最重视承诺,古时候评价君子,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就是言而有信。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件《资治通鉴》上记载的,李世民治下的390名死囚言而有信的故事。

大家知道,秦王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自幼征战沙场,与战士们同吃同睡,且是位战神级的人物,实力了得。

最是无情帝王家,不管是什么原因吧,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逼父亲李渊退位,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自己当上了皇帝。就这一点来说,李世民后来受到了许多儒家学者的批判。

早在李世民在位期间,他也曾多次想办法为自己营造一个仁君的形象。总的来说李世民还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皇帝的,他被后世帝王视为榜样。

李世民在位期间,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纳谏。他鼓励臣下直言进谏,并善于从中采纳良好的建议。作为一位居于万人之上的帝王,能够放下帝王的身份,听从臣下的建议,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李世民另外一个被后世帝王视为典范的特点,就是体恤百姓。

据史料记载,李世民在位时期,有一次河南地区发生大面积蝗灾,百姓受灾严重,民不聊生。当地官员带着蝗虫来上奏李世民,请求减免赋税,开仓赈民的时候,李世民直接吃下了蝗虫。

并表示,如果蝗虫一定要吃东西就来吃他的心肝,不要伤害百姓。此一举被后世千古传颂,塑造了一位胸怀万民的仁君形象。如果说李世民当时这种做法大有作秀的嫌疑,那么接下来这件事情,李世民办得就相当漂亮了。

李世民在位期间,非常重视国家的法治。凡是犯死刑的人,必须要经过三次严审,证据确凿之后才可以最终被判死刑。而且古时候行刑,为了达到震慑百姓的效果,都是在秋后执行。

公元632年,李世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在巡查死刑犯的时候他动了恻隐之心,决定释放他们回家与家人相聚一年,次年秋分时回到京城问斩。在当时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毕竟那时候没有摄像头,深山那么多,如果哪个囚犯躲到了深山之中,是很难找寻出来的。

也正是因此,这些死刑犯们纷纷下跪谢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死期将至的时候又有了一年的时间可以与家人相聚,都表示皇恩浩荡,激动万分。这些人磕了头之后,就奔赴全国各地,与自己的家人相聚去了。尽管满朝文武都不同意李世民此举,但是他还是在心里暗下决心,赌了这一把。

转眼时间到了,第二年秋分这天,李世民带着文武百官在行刑处等候。犯人们一个个地果然回到了京城,办事官员一点人数,还少了一位。仔细一查,原来是一个叫做徐福林的人。

在场官员都捏了一把汗,最气愤的就是那些守时回来的囚犯,他们认为皇恩浩荡,徐福林竟然如此贪生怕死,实在是有负皇恩。李世民倒是一点不着急的样子,只说再等等。

果然,快到正午时分时,徐福林来到了。原来他得了重病,只好坐着牛车前来受死,在场的人一见,各个心生敬佩。这时候李世民见人都到齐了,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释放他们回去,全部免于死刑。

李世民告诉大家,既然这些人守信前来,就说明他们品质不坏,而且既然已经受到了教训,何不给他们一个机会重新做人?在场的人无不敬佩李世民的魄力与远见,纷纷磕头谢恩。

李世民这波操作实在是高智商,首先这些人都有明确的档案记录,哪怕自己跑了,家和家人跑不了,所以他们不会逃走;其次李世民是要告诉文武百官乖乖听话,杀人与放人全在他一念之间。帝王之术,李世民用得娴熟。#李世民#帝王#李渊收藏

据史料记载,李世民在位时期,有一次河南地区发生大面积蝗灾,百姓受灾严重,民不聊生。当地官员带着蝗虫来上奏李世民,请求减免赋税,开仓赈民的时候,李世民直接吃下了蝗虫。

并表示,如果蝗虫一定要吃东西就来吃他的心肝,不要伤害百姓。此一举被后世千古传颂,塑造了一位胸怀万民的仁君形象。如果说李世民当时这种做法大有作秀的嫌疑,那么接下来这件事情,李世民办得就相当漂亮了。

李世民在位期间,非常重视国家的法治。凡是犯死刑的人,必须要经过三次严审,证据确凿之后才可以最终被判死刑。而且古时候行刑,为了达到震慑百姓的效果,都是在秋后执行。

公元632年,李世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在巡查死刑犯的时候他动了恻隐之心,决定释放他们回家与家人相聚一年,次年秋分时回到京城问斩。在当时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毕竟那时候没有摄像头,深山那么多,如果哪个囚犯躲到了深山之中,是很难找寻出来的。

也正是因此,这些死刑犯们纷纷下跪谢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死期将至的时候又有了一年的时间可以与家人相聚,都表示皇恩浩荡,激动万分。这些人磕了头之后,就奔赴全国各地,与自己的家人相聚去了。尽管满朝文武都不同意李世民此举,但是他还是在心里暗下决心,赌了这一把。

转眼时间到了,第二年秋分这天,李世民带着文武百官在行刑处等候。犯人们一个个地果然回到了京城,办事官员一点人数,还少了一位。仔细一查,原来是一个叫做徐福林的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