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待遇胜过太子,还让唐玄宗异姓封王,为何还要起兵造反?

2020-08-28 12:18:20 作者: 安禄山待遇胜

随着各种古代文物的出土、古籍的现世,我们通过考古学家以及历史学者之口,对中华历史逐渐贯通与熟知,也逐渐明白了中国一路发展来发生了的很多事情,也了解了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

虽然了解的越来越多,但这其中不乏一些谜团存在,或许在现代人看来它是个谜团,无法合情合理地解释,但是,既然在历史中发生并存在,就定有它存在的合理之处。

类似这样的不解之谜,唐朝就发生过很多,所以,一直以来,说起唐朝总是会给人带去一种神秘的色彩。

唐朝谜团,安禄山造反可能就是这其中的一个。安史之乱这一事件从古至今一直是非常有名的,因为这次战乱是自始以来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以及破坏力度最强的一次战乱。

当时,安禄山决定从范阳开始叛乱,率领两万铁骑一路攻进,席卷了整座城池,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损失,因为这次战乱盛世唐朝便一去不复返,后世的王朝从此开始将一路走了下坡路。

那为何说这安禄山的造反、安史之乱是个谜呢?历史上造反、起义之事众多,为何单单这一次造反会引发众学者的议论呢?

首先,来说的是,对比这次造反的势力,安禄山兵力雄厚,拥有河北的三镇之力,但对比唐朝兵力来说,唐朝中央、河东以及西北节度使的联合,安禄山还远不及其一半,双方实力是悬殊很大的。可能会获得一时的成功,但如果想长期以往的获得胜利,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安禄山这一次起兵造反,心里也很清楚,想要获得胜利,他赌的就是唐朝在打仗过程中能否出现失误,如果失误了,安禄山的造反就能获得胜利。可见,这次战争的胜率是极其低的。

其次,为何安禄山赌上性命都要悍然造反,是什么让安禄山忍无可忍?这就要从唐玄宗、安禄山以及太子的关系开始说起了。

说唐玄宗是一代英皇,文武双全,几乎无人可超,给出这样的评价想必众人也哑口无言,这样高的评价唐玄宗是配得上的。

但是,人无完人这四个字在唐玄宗的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唐玄宗虽治国有方,但治家却无道,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的生性残暴。尤其对待自己的儿子、太子不仅毫无爱意,甚至充满敌意。

公元733年,在李瑛当太子之时,一次武惠妃声称宫中有盗贼而设下圈套,将李瑛太子,以及李瑶、李琚二位亲王引入宫中,三位进宫之后,武惠妃以三人披甲疑似谋反之名告到了皇帝唐玄宗那里。

唐玄宗的残暴噬子之心在此时暴露的一览无余,他不问缘由、不调查事件、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将这三人全部下令杀掉了,这一事件轰动一时,被称为了"一日杀三王事件"。

李瑛被杀之后,唐玄宗的小儿子李亨继承太子之位,有了兄长的前车之鉴,李亨为人处事处处小心,唯恐给敌人留下任何把柄,但是,尽管这样,唐玄宗对这位太子也丝毫不会心慈手软,甚至多次威胁要废除其太子之位,这样李亨整日心惊胆战。

而此时的李林甫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为了向皇上唐玄宗表明自己衷心,多次在唐玄宗耳边馋毁太子。

太子为巩固自己的位置,也会参加国政大事,同时结交自己的政党,唐玄宗的假子王忠嗣就是其中一人,王忠嗣与李亨从小一起玩闹、读书,二人关系甚好,可贺的是,王忠嗣长大之后成为了重量级军神,所以,整个西北以至河东都是太子的势力。

这让唐玄宗与李林甫的势力不稳了,二人整日如坐针毡,于是,他们便把目光投向了拥有河北军区的安禄山,三人结为同盟,唐玄宗瞬间又增加了二十万的兵力,这下他的政权又稳固了许多。

之后的唐玄宗对安禄山极度宠信,不仅一次次的封官加爵,甚至还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这是历史发展至今前所未有的异姓封王,唐玄宗为了拉拢安禄山来帮自己,不惜开启了异姓封王的先河。

当然,安禄山为了皇帝表明自己的忠心,也使出了他的浑身解数,竟然认了比自己小十六岁的杨贵妃为母,在此期间,还传出了安禄山与杨贵妃的不少谣言与丑闻,但尽管如此,唐玄宗也从未怀疑过一丝一毫,更没有对他有过任何不满,甚至还更加的宠信于安禄山。

毕竟唐玄宗有了这支枪杆子,便可以制约太子的行动。皇帝对安禄山的宠信还不止于此,在《资治通鉴》中还有这样的记载:"上尝宴勤政楼,百官列坐楼下,独为禄山于御座东间设金鸡障,置榻使坐其前,仍命卷帘以示荣宠"。

在公元749年,王忠嗣获罪,被唐玄宗借机严惩,最终抑郁而终,这时太子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安禄山也失去了最大的对手,同时也就意味着,安禄山如若想造反,实现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但安禄山认为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仍一直陪着皇帝逢场作戏,甚至配合唐玄宗侮辱太子,《旧唐书安禄山传》就有所记载:"安禄山在朝时,玄宗命见太子,"禄山不拜。左右趣之拜,禄山拱立曰:'臣胡人,不习朝仪,不知太子者何官?'上曰:'此储君也!朕千秋万岁后,代朕君汝者也。'禄山曰:'臣愚,向者惟知有陛下一人,不知乃更有储君。'不得已,然后拜。上以为信然,益爱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