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群雄割据,而后三国鼎立,为人们津津乐道,《三国演义》这部书更是让更多的人们彻底的爱上这段战争四起、烽火连天的乱世。乱世出枭雄,时势造英雄,同样的,三国也不例外,这整个的一个时期,涌现出了无数的枭雄、英雄。而有一个人,依靠自己的才智与心性…汉末群雄割据,而后三国鼎立,为人们津津乐道,《三国演义》这部书更是让更多的人们彻底的爱上这段战争四起、烽火连天的乱世。乱世出枭雄,时势造英雄,同样的,三国也不例外,这整个的一个时期,涌现出了无数的枭雄、英雄。
而有一个人,依靠自己的才智与心性,奠定了乱世归晋的基础,同时也为自己的的子孙铺就了一条通往权利巅峰的康庄大道,这个人就是后来被司马炎追尊为晋宣帝的司马懿。
说起司马懿来,我相信只要读过三国的人都不会陌生,很多人认为他是忠,还有很多人认为他奸,还有各种各样的评论,但一千个人一千张口,论调褒贬不一,但有一点是几乎所有人都认同的,那就是司马懿的忍,而这次忠奸暂且不论,谈的就是这个忍字。
司马懿的忍在演义中无疑是达到了某种极限的,其中一点体现在了与蜀国的战争当中,演义一百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中,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峙,诸葛亮以粮草为诱饵,诱司马懿引兵来到上方谷,用计险些讲司马懿杀死,司马懿便退兵北岸营地,据守不出,诸葛亮累次令人搦战,但司马懿因为算出诸葛亮寿命将尽,只是坚守不出。所以诸葛亮想出一条计:“孔明乃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书中略曰:‘仲达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这是对于一个统帅的极大侮辱,尤其是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而司马懿仅仅是“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从这句话可见司马懿心中的愤怒,鲁迅说过,诸葛亮其智在演义中近似于妖,而司马懿经过前面的几场败仗,我相信他也不会认为自己能和诸葛亮对等的较量,他在诸葛亮眼中只能算是一个劲敌罢了,但我相信,不止是司马懿,其他三国演义中几乎所有的智谋之士都和诸葛亮不是一个档次上的,而司马懿已经算是一个能力强悍的人了,就像当时诸葛亮评价周瑜的时候也没有像是看到司马懿复出时候的“大惊”。但诸葛亮不知道一点,那就是司马懿那可怕的忍,即便是心中大怒,也完全的能忍住,因为他知道,他必须要忍,因为诸葛亮的寿命将终,这样的话,所以即使不会胜利,但也绝不会在出现像是先前的几场败仗,他的目的也只是能保全西面防线就可以可,而面对众将的“忿怒”时的随机应变,也就显得没有那么突出了,而我认为他的智谋也是建立在他能忍的情形下,而事后的结果,虽然也是“见木像魏都督丧胆”,但至少没有在出现像是前面那样大的纰漏,像这种情况在面对诸葛亮的所有人当中,已经是非常好的了,这结果可以说全部都可以归功于司马懿的“忍”。
而司马懿的忍也完美的体现在权谋上,曹睿病死,托孤于司马懿和曹爽等人,后来,曹爽手下建议曹爽“主公大权,不可委托他人”,曹爽从之,将兵权全部归于己手,而司马懿却没有太激烈的反应,他忍住了,而且通过装病让曹爽彻底的以为他已经不在有心夺权,因为他知道事已至此,假如没有一个好的时机,现在出手的话只有自取灭亡,这让我想起了狼顾这个词语,这个词语我不知道别人怎样理解,但我的理解是像狼一样的伺机而动,狼这个动物大家都知道,一旦盯上了猎物,有的时候连续很久会一直跟着,拥有着极强的耐心,然后等待最好的时机,一旦出手便凶狠无比。
终于,司马懿等到了这个最好的时机,曹爽与天子出城,将城内自己大部分力量全部带出,司马懿先是马上安抚朝堂,并且用计赚杀了曹爽。
试问假如司马懿不忍的话,或许死的人,将是他,而他忍的成果无疑是相当巨大的,让司马氏彻底的掌握了曹魏的政权。
上面这两件事无一不是转变局势的事情,并且都是依靠着司马懿的忍来达到目的,可以说他的忍成就了他的结果。但很多人却因为这个说司马懿厚黑,不忠,但有一点请记得,生在乱世,实力能达到一定程度的人,不是一代英雄,就是一代枭雄,而司马懿正是一位枭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更何况司马懿时势所逼不得不做,不过仔细看来司马懿的作为,尤其是在夺权以后的行为,想法,与曹操有几分相像,而曹操身死的那章节有一首说曹操的诗,我对诗词的了解甚少,前面的意思我也没怎么看透,但我认为,至少用最后的那一句来送给生在和平时代,认为司马懿得势的方法不合乎“情理”的人很合适,从这句话,不知道别人有什么感受,或许没有吧,但至少我自己感受到了乱世枭雄的那股特有的不羁气质,仿佛看到一个身影傲立在虚空,像是要一吐这几十年来心中因忍耐而积存的怒气一样,狂放的笑着,笑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