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到社会上只是为了索取而来,只是为了吃得好一点、住得好一点、活得好一点而来,最终你就是活一百年,死了就是死了,我觉得没意义。
——陈纪文
去年8月,坚持义务推拿70年的陈纪文老人去世。而今,时隔一年,免费推拿的“接力棒”传到他的两个儿子陈维宁、陈维国手中。
9月2日下午一点,刚开诊的陈氏推拿馆里已经坐满了市民。今年53岁的杨小生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曾经弯腰下蹲都是难题。去年,经人介绍,他从崇明来到了嘉定陈氏推拿馆。“大大小小的医院,我去看了不少,都没有看好。”杨小生万万没想到,陈维宁帮他推拿几分钟后,他就能弯腰了。
经过连续治疗,杨小生的病情有了明显缓解。近一年里,他陆续介绍了7个崇明朋友过来。杨小生曾几次要给陈维宁塞红包,但都被拒绝了。
“效果那么好,为什么不收钱?”事实上,从陈纪文开始义务推拿时,就一直被别人说“傻”。但当看到排队的市民、老旧的设备、泛黄的病历卡、墙上的老照片,一切似乎又有了答案。
陈维宁介绍,他父亲陈纪文十多岁的时候从祖母手中接过了家传推拿医书,开始钻研推拿术。19岁的时候,陈纪文在厂里上班之余开起了推拿馆,免费为街坊邻居们推拿,分文不取,坚持了70年,累计服务超过120万人次。
耳濡目染下,陈维宁和弟弟陈维国在这里跟随父亲学习手艺、义务推拿40多年,虽然父亲走了,但他的精神是永存的。“我们这里还是嘉定区残疾人的康复基地,肢体残疾人想要完全恢复功能不太现实,我们就想做他们的拐杖,扶他们一把,拉他们一把。”
“孝悌乃齐家之本,诚信乃立业之本”这14个字,是陈纪文86岁时写下的。
对祖训“悬壶济世”的恪守为“孝”,为病人“免费治病”的坚持为“诚”。继承父亲的事业后,陈维宁退休后每天来这里工作,而弟弟陈维国每天在忙完校医的工作后,也会到诊所里来为病人做康复治疗。
“人要有良心,他们无私奉献为大家,我们也要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感染了不少市民,大伙主动来做志愿者,登记来访者信息、维护现场秩序、维修电器。
不过,眼下兄弟俩年纪渐长,也在物色年轻的接班人人选,希望这份祖传的推拿技术能代代相传。
“我们家族中对推拿有兴趣的孩子,想让他来接手,还有对推拿、公益热衷的社会人士,我们也欢迎。但初心一定是为人民服务,不能学成以后,自己开馆赚钱了。”陈维宁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