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乌蒙记:只要有出路,一点希望我都不会放过

2020-09-14 20:11:12 作者: 出乌蒙记:只

即将踏上前往西南大学的路,范天兰再一次认真检查起行李。她手捧录取通知书,反复确认了几遍,小心翼翼地将它塞进书包,这张纸片让她觉得从未有过的踏实。

(小标题)他们的父辈

在会泽,为了能改变家庭的命运,家长和学生都会把走出大山的希望投向高考。

2019年6月,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王淼一家从老家雨碌乡座江村搬进了会泽新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整个小区占地1170亩,高楼林立,道路宽敞,一共安置了8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6.3万人。

▲姐妹俩和父亲一起领录取通知书。

离开了几代人居住过的土坯房。王玉荣感慨万千,“以前穷到什么程度?土坯房里想立几根柱子都没钱,遇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为了能够让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去年10月会泽县残联在雨碌乡开展竹编培训。听说有这个机会,王玉荣坐了3个小时班车,专门跑回去参加学习。

“只要有出路,一点希望我都不会放过。”王玉荣说,他之前只会编织相对简单的竹篮、竹箩,培训后学会了编织更精致的茶盒、水果篮。手艺熟练后,他被聘为会泽县残疾人竹编实训基地的老师,教其他人竹编技术,一个月能挣1400多元。

住进新房,有了一份工作,王玉荣觉得生活有了希望,更让他高兴的是,一双儿女今年都考上了大学。过去,也有人跟他说让孩子回家帮忙,但在王玉荣眼里,让孩子辍学回家,只能帮家里一时,等孩子读书有成了,那就能斩断穷根。

在范正全的回忆里,从祖上至今他们已经在那红山上住了五代人。今年6月,他家作为随迁户也搬进了会泽新城,离开了云遮雾绕的大山。范天兰的嫂子带着两个孩子住进了新家,一家人其乐融融。“我真羡慕侄子、侄女,可以在家门口上学校。”范天兰笑着说,过去住在山上,根本没有机会上幼儿园;上小学、初中都要步行好几个小时。

▲范天兰(右)和姐姐一起在家做饭。

在范天兰的新家不远,就是会泽县专门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入学而建设的钟屏小学。学校还建有图书馆、足球场,以前只能在电视机里看到足球场,如今山里的孩子也能在草坪上奔跑。

8月31日,这所学校开学后,专门给新生开设了为期两周的卫生、礼仪、交通安全等入学教育课。“目的是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学校,逐渐和城市生活接轨。”钟屏小学校长李应宗说。

为满足全县1.57万名易地扶贫搬迁学生的就学需求,会泽县投资6亿多元,在城区新建幼儿园4所、小学4所、初中2所,改扩建1所小学、3所中学,会泽新城内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应俱全。

“其实,会泽高考能取得现在的成绩,不光是高中办得好,更是各学段联动的结果。幼儿园、小学、初中,无论哪一环出了问题都会影响高中教育。”会泽县茚旺高中校长付飞说,易地扶贫搬迁不仅破解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难题,还让下一代有了更好的受教育机会。

长期关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系主任、副教授杨斌认为,会泽等地历史文化悠久,群众有重视教育、读书学习的传统。对于教育部门的改革创新,群众会抱以期望、付诸行动,这是会泽教育改革得以推进的土壤。

曾当过多年教师的会泽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陈耀邦也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不管是县城还是农村,越来越多的父母有着和王玉荣、王云仙一样的共识:教育是最彻底、最有效的脱贫途径,也是最公平、成本最低的成才方式,他们对优质教育的渴求都很强烈。

“我报考的就是西南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大学毕业后我想当一名老师。”范天兰说,自己不仅要努力提升家庭条件,让父母安享晚年,还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困难家庭的学生,让他们也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