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网络安全专业人才,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课题

2020-09-15 21:53:30 作者: 如何培养网络

海外网郑州9月15日电(袁如霞)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外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国际上围绕网络安全的斗争日趋激烈,维护网络空间安全成为维护国家安全新的战略制高点。网络空间战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队伍,没有人才创新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如何培养靠得住、本领强、打的赢的网络安全专业人才,已成为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大课题。

网络科技馆展馆(海外网袁如霞 摄)

15日上午,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主旨论坛于郑州高新区网络科技馆举行,论坛设置了“高峰论坛”、“校企协同育人主题报告”、“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主题报告”、“2020网络安全人才发展白皮书发布”等模块。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等专家围绕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快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作出具体阐述。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11所高校获评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高校,35所高校获得了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博士位授予权,241所高校设立了网络空间安全类专业,全国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安全可信是网络空间学科的核心”。沈昌祥院士直言,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数据和网络为核心,其发展前提是用主动免疫的可信计算筑牢安全防线,因此我们需要认清网络安全的实质,理解其科学内涵。实际上,网络空间是极其脆弱的,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要解决计算科学少攻防理念、体系结构缺防护部件、重大工程应用无安全服务三大问题。只有切实解决这三大问题,才能降低网络空间的脆弱性,做到安全可信。

沈昌祥院士还提到,从认知科学来看,设计IT系统不可能穷尽所有逻辑组合,因而网络安全必定存在逻辑不全的缺陷。利用缺陷挖掘漏洞进行攻击是网络安全永远的命题。未来网络安全学科需要设定主动免疫的计算目标,确保为完成计算任务的逻辑组合不被篡改和破坏,实现正确计算;同时开创可信计算3.0时代,摆脱受制于人。

“万物互联新时代,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王小云院士就网络空间安全重要科学问题作出阐释,若要保障人工智能安全、物联网安全、5G安全,当下现有线性分析模型并不适用,它耗费全明文空间,属于无效攻击。我们应构建新型密码分析统计模型,建立对称密码算法自动化,提高算法评估的效率;建立抗量子计算公钥密码,以满足各类不同场景的需要;提升隐私计算密码技术,保证数据隐私,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同时,王小云建议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加强政策支持,建设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理论、实践、能力评定三位一体的网络空间安全高端人才;加强密码人才培养;加强具有实战能力的网络安全空间人才培养。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年发布的《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数量缺口高达70万,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140万。预计在2021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926.8亿元,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一个青年高层次人才大有作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