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年轻人怎样讲国文课

2020-09-17 21:54:09 作者: 给年轻人怎样

对于当下打着国学幌子的各种国学和国文课,我深表怀疑并不以为然,而且也在不同场合说过极端的话:到处招摇讲国学的往往不是骗子也是一些沽名钓誉之徒。刚看到张一南的《年轻人的国文课》一书时,我以为也是这一路货色。但是打开一看出乎意料的吸引了我。张一南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文学博士。她的国文课成了学生们不太容易选到的课,教室常常爆满许多学生甚至需要站在过道听课。

这本《年轻人的国文课》是张一南反复打磨充满个性的经典国文课:《红楼梦》和《世说新语》就是中国人的情商教材;“士”相当于《哈利·波特》里的巫师——一帮有着特殊个人能力的人;法家这个人格的形象,与其说是日剧《胜者即是正义》里的古美门,不如说是《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而《论语》其实就是孔子的微博。阅读的人如果不知道这些微博的上文,容易产生误解,而一条微博被转发得多了,也注定会引起误解。所以她要解释一下,这几条微博的上文针对的各是什么问题,以及这几条微博后来产生的影响……

张一南以《我就这样写了一本国文讲义》为题写了一篇自序,谈了她的这本书的前世今生:教务老师递给她一本《大学国文》课本,说:“你去上课吧。这本书讲肯定是讲不完,你自己挑着讲讲。”就这样,她开始在北大讲课了。翻开教材发现有些篇目她喜欢有的不喜欢。她就只挑她喜欢的讲。她挑的篇目都是在她成长过程中留下过深刻印记的,那些她当年读起来就头疼的篇目,她就悄悄地舍弃了。张一南发现她选的篇目排在一起,汇聚成了几个主题,譬如爱情,亲情,人情,事理,文辞。“它们在提示我,何必按课本讲呢?”她决定把课本抛到一边,按她的主题讲——用她自己的视角去诠释这些经典文本,并且加入了另外一些感动过她的作品。在没有课讲的日子里,她整天挂在微博上。在这里观察人们都在想什么,什么话是大家爱听的,什么话又是不能说的。有时候,看到网友说了什么话,她总是会想,这个问题古代文学老师应该跟学生说清楚,这个阅读能力语文老师应该注意培养,她满脑子想的都是,哪些东西是她最迫切要传达给学生的呢?就这样,她在讲义里塞进了满满的“私货”。

对张一南来说,教给学生的国文课也是一种传统的传承:“传统从我的生命中流过,就像几千年来曾经从无数读书人的生命中流过那样。我会想要让我曾经感受过的美好继续流淌下去,会把这些告诉比我更年轻的学生;而那些曾经令我不快的,我想把它们挡在我这里,至少不急着告诉学生们。我的讲述,其实也是选择,我这一代的选择。只有完成了这一次的选择,才算是完成了这一次的传承。”她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讲稿:念起来不顺嘴的,改掉;没有响的包袱,删掉;过于卖弄流行梗,离传统精神远了的,删掉;过于私人化的体验,可能会冒犯到某些同学的表达,删掉。每一次讲课,都是一次重新打磨讲稿的过程。

张一南说,她发现她讲的所有文章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方向——君子,或者说士人。她恍然原来她所喜欢的这一切都是士人生活的某一部分某一个方面。她读过并记得的这些书,她想要教给学生的这些书,原来无非是教学生怎样做一个士人,或者说,怎样成为一个更美好的人类。当然,张一南并不认为自己的课就是完美的,对她来说,“这样我也算是尽到了一个通识课教师的职责了。我传达的与其说是知识,毋宁说是观念。我希望,凭借我传递给他们的观念,我的学生可以在一个比较美好的世界里生活得更好一些。在我心目中,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受众群体,我只能传递对他们来说有用的,而势必会牺牲掉全面和严谨。我的观念,显然不可能适应所有环境下所有人的需要。我知道我能影响的范围实在没有多大,我只是努力地多讲一次课,希望能多帮助几个人。”

在张一南的讲授中,最受学生欢迎的仍然是故事。她发现只有这些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也只有这些故事,在课程结束后仍能让学生记住,从而留给他们反思的时间。她想要讲的道理,他们也许并没有瞬间听懂,但是这些有趣的故事,会让他们一直记着,会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种子,直到有一天,他们再次想起这个故事,明白她真正想说的话。这颗种子还是自带营养物质的,故事会携带很多的文化信息,它把那些枯燥的理论和法则,变成了一个鲜活的文化场景。几年下来,她对这套课程越来越熟悉,但也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曾经的爆款网络话题,竟然已经开始过时了。年轻人的想法,比起几年前,也产生了变化。所以她决定,把这套讲稿最终固定下来,变成出版物,给更多没能听到她讲课的年轻人。

《年轻人的国文课》

张一南 著

岳麓书社2020年版

编辑 王雷 张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