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山深处的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有一位60的满族村民刘良。
他从2000年开始,翻山越岭、走街串巷搜罗老物件,货币、房契地契、书本画册、钟摆柜橱、农具轿子、飞镖大刀等,看到什么有意思就收集啥。20年来归拢了3000多件,时间跨度上至辽金时期,下至20世纪70年代。
刘良不仅跑遍了本县,周边的县市,乃至邻省辽宁他也常去。时间久了,还摸索出了一番淘宝的门道,“找这些老物件,一是到看上去很旧的住宅去找,一是到有上了岁数的人家中去找,另外就是勤打听。
有时候听说一个线索,他甚至睡不着觉,恨不得立刻把它们买回来。十多年前,刘良打听到辽宁省凌源市某个村子一位老人家里有清朝时期的纯满文地契,便马不停蹄赶到老人家里,又出价,又说好话,磨了好几天嘴皮子。老人看他大老远跑过来,同意800元将地契卖给刘良。刘良也说不清楚一张普通的民间地契能值多少钱,只是觉得这既是老物件,且目前全国懂满文和满语的人不多,这张地契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
随着刘良收集的老物件越来越多,2010年开始,刘良筹建宽城满族民俗文化博物馆。
“我的故乡是满族人民聚居的地方,这些年很多具有满族特色的东西正在消失。比如有的人盖房子或者搬家,随手就把这些老物件扔了或遗失了。”刘良说,“我想把它们搜集起来,加以传承,留住历史的一些印记。”
这些老物件也许不值多少钱,但通过它们可以了解过去劳动人民吃穿住行,见证满族人民在不同年代、不同条件下的发展轨迹和历史变迁。通过展览,告诫现代人珍惜当下不忘本。
“今后我还要在生活之余,继续收集老物件,让博物馆规模不断扩大。”刘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