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四川行丨崔鹏:川藏铁路线上,98%的滑坡灾害区已经规避了

2020-09-19 14:55:13 作者: 两院院士四川

四川在线记者 寇敏芳 摄影 华小峰

“川藏铁路将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具挑战性的铁路建设工程。”9月18日,“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两院院士四川行”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崔鹏接受了川观新闻记者的采访。他介绍,经过科学调研与评估,目前川藏铁路线路布局已经规避了98%的滑坡灾害区和97%的泥石流灾害区,最大限度的规避了地表的地质灾害,为铁路今后的安全运行打下基础。

川藏铁路,是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重要铁路干线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然而由于铁路沿线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限制,严重制约着铁路规划和建设,曾被中外专家称为修建铁路的“禁区”。

频发的山地灾害是川藏铁路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从海拔500米的二级台阶跃升到4000多米的一级台阶。铁路成都—雅安段已经开通,拉萨—林芝段也已开工建设,目前拟建的雅安—林芝段是川藏铁路难度最大的路段,桥隧比达90%以上。

同时,川藏铁路穿越五大地貌单元,跨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7条大江大河;翻越二郎山、折多山、高尔寺山等8座高山。总体地势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七下八上,地貌条件非常复杂。此外,川藏铁路横穿青藏高原东部地形急变带,板块碰撞和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跃,这些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使得铁路工程规划建设面临巨大挑战。

在线路布局的时候,如何最大限度规避地质灾害易发区?崔鹏介绍,早在2000年前后,其团队就开始对进藏交通进行地质灾害研究分析,当时主要针对公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国家启动川藏铁路工程的时候,崔鹏又率领团队对川藏铁路展开研究。团队对灾害的形成条件和活动规律做了一些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川藏铁路沿线灾害数据库,并编制了灾害分布图。根据灾害的运动的特征,对冲击破坏的能量等分析,在崇山峻岭之中为川藏铁路找出了一条安全路。

这不仅是一条安全路,同样也是一条“生态路”。崔鹏说,铁路线需要穿过甘孜州理塘县的毛娅大草原,铁路走线的最佳方式是从草原的南部穿过,这里地势相对平台,便于交通建设,但可能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第二个方案是走北线,可以和国道318线并线,但这条线有6个滑坡灾害点,面临更高的地质灾害风险,但对生态的影响较小。

选择南线还是北线,专家们产生了激烈争论。崔鹏又带领团队对北线地质环境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发现6个滑坡中有4个相对稳定,剩下2个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保证安全。最终线路还是选择了北线,崔鹏和团队经过精准测算,在地灾隐患点之中为铁路找到了向前延伸的安全路线,同时也保护了毛娅草原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