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随想

2020-09-19 18:23:55 作者: 一件“小事”

偶见一同事,给他上5年级的孙子送中饭。我纳闷:学校不是有供应午餐吗?而且伙食都很不错的呀?他说,孩子吃学校的吃不饱,家里送去吃的饱些。我说,吃不饱就让他饿。他说,饿两天又狠吃,又容易吃出病来,没办法,只能家里天天送。你说,这叫什么事啊。这与去学校帮孩子搞扫除有什么区别?如此下去,长此以往,这孩子的思想意识就麻烦了。

记得我上小学时有课文《列宁二三事》,其中就有妹妹爱哭,列宁就一遍又一遍的惹她哭,直到她哭够了,自己停止为止。后来妹妹就改变爱哭的毛病,成为坚强的战士。如果她一哭就顺着,惯着,就始终改不了爱哭的习惯了。我们为人父母或者姥姥奶奶的,有责任教育孩子,但绝不是一味满足、惯着孩子。“严是爱,宽是害,松松垮垮出祸害”,“打小不育,长大变成弯翘木”,是我们老祖宗由经验和教训中得出的结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我们应该遵循。

历朝历代来看,就普通人群而论,排除其他因素,有钱人大多勤奋节俭努力,穷人大多懒惰好吃依赖。全校那么多孩子都能吃的午饭,你那孩子就金贵到就不能吃吗?他怎么就成了太子?其实,我对那同事也算知根知底:世代为农,他上个石柱师训班后当的老师,没听说他儿子当什么大官,也没听说他儿子发什么大财。门背后蓑衣的雨水尚为未干透,怎么就这样呢?写到这里,我不由想起我国历史上的农民运动,一旦成功或者小有成功,就歇斯底里地贪腐,穷凶极恶地残杀。那可远远超过“小人得志,如赖狗长毛”了。

这又扯远了。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当今做父母和祖辈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有些家长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溺爱方式。这直接导致对后代的教育问题进入歧路。一个退休教师都这样了,那些文化很少的人,对孩子教育的问题就更难说了。再加上那些害人的“专家”,不断地标新立异的用奇谈怪论瞎叨叨,我们的教育真的是举步维艰了。

每每谈及教育,我只能“望“教”兴叹”一番而已,而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