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相逢,读书也是相逢。在丰富的故事和情怀衬托下,美食会显得格外动人。
吃,是人类天生的自带属性;美食,对于人类而言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孟子》中的一句“食色,性也”更是道出了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那堪比传宗接代的重要地位。自古以来,美食都与文化艺术息息相关,其本身也早就从一种方式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由上海市出版协会支持,上海市出版协会女编辑工作委员会主办,书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协办的“食·书单”短视频大赛自6月12日启动以来,热度如同气温一般,持续攀高。系列短视频作品在“书香上海”微信公众号、B站、抖音等平台轮番播放,参与者甚众。书籍和美食恰到好处地配合,为这个夏天的出版圈贡献了诸多的记忆点和话题。
将饮食与阅读相结合,由编辑亲自动手还原书中美食的制作过程,并拍摄视频,让作者的文学想象变成一道道可观可赏可触可感的美味佳肴,十分契合市委宣传部激发出版从业人员开展线上阅读推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出版单位探索出版融合发展的方式和途径的要求;另外,没想到的是,居然还歪打正着地搭上了今年疫情催生下的全民“下厨热”,人人皆是吃货美食家。
别看吃货们整天嚷嚷只要看吃的,不要看人,但他们最爱的,其实还是自己生活的影子和味觉的记忆,好让自己的情感有一个可以安放和寄托的所在。在丰富的故事和情怀衬托下,美食也显得格外动人。所以,除了诱人的美食画面,本次“食·书单”活动更着重于浓墨渲染美食背后的人文气息。从6月28日推出的首支视频作品“舌尖上的穿越:复刻《随园食单》”开始,出版圈吃货群体的创作热情被点燃。去不了北京,也能品尝到王世襄拿手的京味素什锦和炸酱面;不到哈瓦那也能拥有的一杯Mojito,必须要赶赴的普罗旺斯鱼汤之约,钢铁侠点赞的芝士汉堡,著名才女最爱的司康饼,以及最能安抚中国胃的普洱排骨、麻婆豆腐、清蒸鲈鱼、葱油拌面……从唐诗宋词到《红楼梦》,从普鲁斯特到海明威,古今中外,无所不包,真正做到了无一菜无出处。
视频中呈现的美食,从食材、烹饪到器皿、摆盘,以及剧本的构思、光影的运用,后期调色、配乐等系列环节,无不精致考究,体现制作者的匠心独运。尤其作为编辑,她们亲手制作自己所编的书中的美食,更是多了一分深情款款,足以令书籍与食物产生细腻的火花碰撞,有颜,有食,有故事,有情怀,俨然如同一季小而微的《风味人间》。如果在深夜点开某一道“食·书单”视频,那就不仅触动了你的胃,连孤独的灵魂都要被打动了。
在参选的60多支视频中,最后,由评委专家团共同投票选出了其中的佼佼者,共有15支视频作品获得奖项。在9月9日“食·书单”大赛的颁奖仪式上,华东师大下属的上海华申中外文化交流服务有限公司发布的“秋季小菜牌”,即以此为灵感创新菜品,体现了本次“食·书单”的初衷,即阅读与美食的完美结合,本次比赛的部分优秀作品也实现了落地,正式出圈。
在这个流行跨界融合的时代,编辑早已不再是书斋式的文化人。本次短视频大赛中脱颖而出的无数UP主,在本职岗位上是术业有专攻的古籍编辑、教辅编辑、童书编辑,他们以做书的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去追求视频作品的艺术性、创新性和传播性,在制作短视频的过程中,不断切磋技艺,精益求精,这本身就是对提升自身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的一次锤炼。大量优秀视频作品的涌现,既展现了各出版单位不同的出版特色,也体现了各自的实力与水平。期待上海的出版人能为我们提供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带领我们发现并享受日常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美食是相逢,读书也是相逢。“食·书单”让阅读和美食,有了这样的奇妙缘分!(王焰)